海贼:我成元帅后,世界慌了

第88章 该收网了

军舰内。

赤犬和青雉两位大将正一脸凝重,商量着接下来的战术。

突然一个电话打来。

“什么?!姬元帅还活着,如今已经来到新世界了?!”赤犬猛地站起身来,眼睛瞪如铜铃。

此语一出。

周围海军耳朵瞬间竖起。

什么什么。

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们元帅,还活着?!

随后,他们就见到萨卡斯基总指挥不停点头,那紧皱眉头的眉头更是放轻松了。

一切压力荡然无存。

原来,这一切都是元帅的计划!

“是,我明白了!”

说完最后一句,赤犬挂断了电话。

他抬头看向众人,“改变战术,从全面歼灭,变成拖住百兽海贼团。”

“只要能拖住两天,就是我们的胜利!”

“明白!”

众人心中一振。

看样子,元帅大人,真的没死!!

赤犬猛然站起。

正义大衣一甩,大步朝着船首而去,这一战,可以放手打了。

不做总指挥,还真轻松啊!

这一刻,赤犬十分庆幸自己不是海军元帅,一切的责任,都在自己肩上的感觉,真的不好受啊。

他只管打架就好。

其他的,真不想过问。

“走!让这群海贼瞧瞧,谁才是这片大海的真正霸主!”赤犬霸气宣言。

海军众人气势疯涨。

“踏!”

赤犬一步踏上甲板,直面凯多,“百兽凯多,今日,就让你们百兽海贼团,有来无回!!”

大战,一触即发。

一天后。

姬川北率领十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来到了凯多所统治的海域。

“众将听令!”姬川北一手挥下。

“凡是以海贼自称者,杀无赦!”

“是!”

舰队行动极为迅速。

一座接着一座岛屿被海军拿下,期间或有海贼,或有平民阻碍,但海军秉承着海贼杀,平民捕的原则,一往直前。

起初,敌人还顽固抵抗。

当姬川北站在众人眼前时,他们傻眼了,那位传说中的海军元帅,并没有死。

他,来到了百兽海贼的领地。

黑夜降临。

姬川北给海军们下达了最后命令,“天亮之前,拿下所有百兽团领地!!”

任务分配下去。

所有人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完成不了的,事后自行领罚。

处罚什么的这些中将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丢人。

元帅大人的命令。

别人都完成了,你没完成,以后吃饭都不好意思一个桌。

“明白!”

诸位中将撸起袖子,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势必要完成元帅亲自下达的任务。

夜,寂静无声。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平常不能再平常心夜晚,只是第二天,他们所处的环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蒙蒙亮。

当大海倒映出初阳的鲜红,这一刻,被历史铭记。

君临海上多年的大海贼,四皇百兽凯多,领地被海军全部收回,留守海贼尽灭。

属于普通人真正未来。

将会出现。

海军于新世界夺回领地,是多少年未有的事情。

如今它发生了。

正在和赤犬率领的舰队激战的凯多,突然收到消息,领地,被海军攻占了,无一处幸免。

率军者,海军元帅,姬川北!!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姬川北,已经死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