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三百章

第295章

“……去岁国库递解内库粮米数,无,银两制钱,无,库转丝绸绢帛,无……”

乾清宫内,陈准立于皇帝身侧,朗声开始宣报着内库的一岁收支。

而出口的第一句,便是三个无,这无疑是给殿中诸臣的第一个提醒了。

大明立国初,太祖皇帝与众臣几番商议,终于确定了皇家内帑每岁的定额定制。

具体数额根据每岁国库赋税收入多寡,取一至两成不等。

此定制也一直延续到天顺初。

可正应了那句话,谁都想自家宽裕些,别人节俭些,此话也同样可应用于朝廷和皇家之间。

且不论朝廷官员是出于公心或是私心,总之,自天顺年始,国库每岁递解内库的钱粮、物资数额逐年削减。

主观上的国库岁入不稳、支度渐成入不敷出的原因,以及客观上英宗复辟的影响,等等,多种原因倒置,这一情况,也被当时的英宗皇帝默认下来。

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头了,其后事物演变,便有章可循。

此后,无论岁入多寡,这一情况保持了下来。

以致成化末时,朝廷除地方进贡之外,国库与内库之递解,削减到几近为零,而朱佑樘登基之后,至弘治五年,终于,递解已彻底便为了无。

便是地方上贡皇家,也是先由户、工接收,再行转运。而其转运过程之中,自也少不了国库抽去几层。

皇帝依然是默认了,便是因为这般默认,终于从因考虑岁入及历史原因而做的一时调剂,变为了皇家内库与大明国库之间所不成文的惯例。

当然,内帑锐减的起因除上述之外,也有另一原因。

起初确因岁入而削减内帑,但身为大明之主的皇帝内帑减少了,也不能少了用度吧。

皇宫用度便是再行节俭,那么多的人和事,支出也是少不了。加之年节岁寿官员敬献后的还礼,番邦篱属朝贡的回赐,以及三不五时对官员的赏赐,同样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此类支出,便是皇帝想节俭,也节俭不来,这已不单单是皇帝一家之事,体现了皇帝以及大明的面子和威严。

故此,皇帝便要动脑子,找些收入了。

大明的皇庄,由此应运而生。

当然,无论历朝历代,皇家皆有自己的经营,是叫皇庄或是叫作其他,无非一个名称。

只是在大明,皇庄以较为正式的方式显露于人罢了。

大明的皇庄秉持以农为本的宗旨,以土地经营为主,皇庄的土地来源亦是较多,其中主要有原属官田的牧马草厂地,夺还勋戚、抄没官员的庄田,以及逃不开的民田侵占。

另则,所谓诡寄、投献,未就藩的王府辞还地等,自也必不可少。

皇庄初成,极大的缓解了皇家在用度之上的缺项,然而,还是先前那句话,皇家与朝廷。

在朝廷的大臣看来,你皇帝增了一份收入,那原本需要国库转支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再削减一些,也好宽缓宽缓大明的财政。

一番商议,顿觉此议可行,于是,再行削减。可这边朝廷削减了,皇帝的用度又紧张了,转头来,皇庄的规模也随着增大了。

转支的数额总有削减为无之时,然皇庄扩增的开头,再也停不下来。

这也使得,朝廷的大臣们,每一遇事,第一眼便会盯在皇庄及内帑之上。

其实,像今日这般的君臣召对,就是这样一条线索在牵引着。也并不止局限于年末岁初之时。

大臣们一番奏对,其实已是表明了一个信号,无非是,让皇帝将内帑拿出来。

至于皇帝有没有,丝毫也不值得怀疑。

故此,陈准起的这般开头,对殿内的众臣而言,毫无作用,他们脸上无丝毫异样。

当然,陈准也知道,用场不大,他也只是提醒一番罢了。说到底,只是为之后可能有的讨价还价做些铺垫注脚罢了。

他如今管着皇帝的内库,从他的角度出发,他自然想替皇帝掌管好内库的支度。

要知道,皇帝和内库最困难的那几年,每岁的赏赐都快拿不出了,连宫里的宦官宫女,做套新衣都要扣扣索索的。

特别是弘治五年内库失窃案发生之后,若不是被世人所痛恨的那个李广一番折腾,皇帝的面子险些都保不住呢。

陈准瞥了瞥殿中的众臣,继续宣报。

那里收入,那里支出,一桩桩、一条条的被陈准报了出来。

虽不至事无巨细,但大体上也听的分明。

殿中的大臣们很专心的听着,对陈准目前所报的这些,他们也不怀疑,说是皇家私有,但这些大臣们若想知道,并不难。

其实更应该说,对陈准目前报的这些,他们丝毫不感兴趣,因为到此时所报的,只能是维持皇宫的正常开支,这一块,很难再抠出油水出来。

陈准还未报到皇家最大头的地方呢。

终于,当陈准报到皇庄之时,殿中的众臣们明显的精神更专注了许多。

“……今岁,畿内之地,皇庄有五,共地一万二千八百余顷,取租三成,总计岁入粮四十七万余石,银三十九万余两……”

听着陈准所报,殿中的大臣们下意识的点点头,这个数目大差不差,且他们也颇为满意。

这一岁的皇庄收入,可不少呢,皇帝该匀一匀了吧,朝野也实在是有些入不敷出了啊。没看,连各部的正常拨付,都已艰难了嘛。

然而,当陈准接下来继续报出之时,这些大臣们楞住了。

收入报了,可从陈准嘴里报出的结余,竟然是无。

没钱没粮,怎么可能!

此时,谢迁又瞥了瞥殿内的其他同僚,或该言,主要是看周经,他认为,此时作为户部尚书,朝廷国库的大管家,也该是他来说话。

可惜,周经并无表示,谢迁气恼之下,只能自己站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