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二百七十七章

第272章

“……陛下,臣是粗人,不懂太多的政治权谋,但臣认为,很多事皆有相通之处,小到一家一业,大到社稷国家。

人与人,国与国,对内,当使国家强盛,百姓富足安康。而对外,则是用一切手段,谋求于国家有利的事物。

对我大明而言,吐鲁番很小,但对吐鲁番自身而言,他们也定然是将自家当成一个完整的政权。既是政权,和我大明自也无异。

吐鲁番以极端的方式去寻求有利于自身的利益,自也无可厚非了……”

乾清宫,张鹤龄声音郎朗,娓娓道出。

对于他这样的表达方式,说实话,在殿内的几人,皆是心有异样。

太过粗鄙了,动不动便将利挂在嘴上,谈及敌邦之时,甚至还带上了理解的口吻。

当然,无论皇帝也好,大臣也罢,都非是那些清流空谈之人,平常时候,或可说些颇冠冕堂皇的话,但其本心里,并不会将那所谓清谈的一套,真正放在心上。

利益是甚么,是钱粮,是富足的资产与生产力,也是一个国家可以发展、强盛的根本,本就是治理国家,庇佑黎民的核心。

谈利并不可耻,空谈,方是真误国。

不过,张鹤龄这般直白的表达方式,他们自然也不会附和就是。

那些随同马文升而来的官员们倒是想出言驳斥一番,只是,在这般场合里,皇帝和大佬们未曾说话,他们也不敢轻易开口了。

他们老老实实的闭着嘴,甚至还有意往后缩了缩。他们感觉,今日实在来的不对啊。甚至,他们心中隐隐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张鹤龄还在继续。

“……或许有人会言,既知症结,便可剿可抚。或,剿则花费巨万,打了吐鲁番也只是得一鸡肋之地,得不偿失。既是因缺利,大明便以相对公平的方式,给他便是,安抚了,也便无事了。好似尽显我大明礼仪之邦,天朝气象,岂不两全?或可言,比起战争和争斗,可能对我大明更为有利。

可事实如何,陛下定然知晓,无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大明幅员万里,百姓万千,且尚顾及不周,何来想这些外夷蛮邦的周全。且吐鲁番也好,哈密也罢,其地理位置,本就有它的重要性,或可言,其有利我大明……”

“咳咳,寿宁伯,长话短说,且言重点……”

突然,张鹤龄正说话间,御座之上的皇帝,轻咳了一声。

盖因为皇帝了解张鹤龄啊,他感觉,张鹤龄即将要说的话,恐怕又要超出事情本身的范围了。甚至他觉得,张鹤龄可能又要夹杂私货。

被皇帝打断,张鹤龄也没有害怕战兢的样子,可皇帝既是打断了,那只能暂且到此为止。

只是,在张鹤龄本待就此作罢之时,李东阳却突然上前一步,出言问道:“寿宁伯,李某敢问,抛开其朝廷意义,你对吐鲁番以及哈密,作何看法,你方才所言,其地域意义,李某略有了解,但不知寿宁伯所言是否与李某相同,可有教李某?”

张鹤龄未曾回答,抬眼向皇帝陛下望去,显然是请示的意思。

朱佑樘没好气道:“看朕作甚,李爱卿既是考较与你,朕亦不怕耽误些许功夫,朕也正好瞧瞧,你的侃侃而谈,可是夸夸其谈。”

“臣遵旨!”

张鹤龄应旨,这方转过,侧身朝李东阳道:“李学士所言请教,张某不敢当。不过,张某读过几本书,也有过混迹于市井与中外商贾交集的经历,弘治六年那一次于哈密之地的作战,张某一心,本也有意入军,故此更特意有过些了解。

故此,对很多人所言,哈密以及吐鲁番只为鸡肋一说,张某是不赞同的。相反,哈密极为重要,对我大明的意义更是极为重大,不亚于边关九镇,甚至犹有过之……”

张鹤龄也不待相问,接着便道:“哈密历史悠久,在其上,也发生过很多很多,曾被认真录于纸面的事件。

哈密最早时被称为伊吾卢,早在两汉时期,便与中原之地往来密切。其地处于中原、匈奴、西域各方结合部,既是几部结合之地,其战略意义可想而知,他也是中原极为重要的战略缓冲之咽喉要道。

诸位大臣皆是饱读之士,文史皆有所涉猎,且为政多年,自不是一般腐儒清谈之人可比,当知这般咽喉之地谁家得之,便掌握了几方之地的战略主动。

中原得哈密,于西域,退可连通,进可遏制。而匈奴得之,则可断中原与西域之联系,进而打压中原的进退空间。

两汉之时,匈奴和汉朝为了争夺哈密,打过的仗不知凡几,争夺异常激烈。其后,汉朝赢了,将哈密并入西域都护府。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甚至于西方更为遥远之地的核心要塞。汉朝能压制住匈奴,哈密也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故此,怎般评价皆不为过……”

张鹤龄话音暂落,顿了顿,望向了几位大臣,他一番叙说,字字都讲哈密的重要性拔高,与朝廷内很多对于哈密的评价严重不符。他自也想看看,他这番说法,在殿的几位大臣态度到底为何。

好在,无论内阁三位大臣,或是马文升这位兵部尚书,脸上神色并未有异样,也未有丝毫要反驳于他的意思。

张鹤龄欣然,方才继续道:“……哈密离中原腹心之地极远,张某曾与前来京中一商贾有过闲谈,对哈密也做过了解。

其实,也不怪朝野内外很多人对哈密的评价不高,盖因太远了,从我大明京师出发,至哈密卫全程近四千里。

路远了,能做的了解很难太过详实,且还有有心之人刻意误导,自然更难让对哈密看的真切。譬如,很多人皆言,哈密是沙漠之地,除了沙子就是戈壁,便是有其战略意义存在,但也无法改变其本身地域不毛的事实。

朝廷若是对其太过重视,所花费的代价实在太大,靡耗过甚,得不偿失。但事实上,哈密真是如此吗?”

此时,李东阳终于再次问道:“你所言有心之人?”

张鹤龄环顾了众人一眼,并未马上回答,反而问道:“朝廷在哈密外设有哈密卫,甘肃、两陕,皆有官员和驻军,不知,他们向朝廷上奏的情况如何?”

李东阳蹙了蹙眉头,叹道:“寿宁伯,无需问来问去,你便将你的了解和认知,尽数道来吧。今日陛下召我等议事,既是已说到了哈密其本身的意义,旁枝末节的东西,便暂且不言也罢!”

“也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