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247章

此时的张鹤龄,已一路骑马和来传话的小宦官赶到了宫外。

看着小宦官骑马的那苦难挣扎的模样,张鹤龄稍照顾了一些,尽量的放缓了些马速。

临到午门之前,张鹤龄下马之后,还温和的和小宦官说了几句关心的话,惹的小宦官心里一阵受宠若惊。

原本跑了三个地方才找到人的怨气,也不由的散了去。

两人将马交给了宫前侍卫,便向着皇宫之内而去。

因张鹤龄的态度极为温和,丝毫没有豪爵贵胄的架子,小宦官似乎也亲近了许多。

张鹤龄和小宦官边走着,偶尔状若无意的问几句,很快便将此番的大致情况了解了清楚。

其实,也简单,即便不问,张鹤龄心中也大致有数,只不过,他没想到,会是陛下主动召见大臣和他,他反倒有些不太确定皇帝的态度了。

说到底,他行事准则,是以陛下为主,皇帝交办的,他做,皇帝未曾交办的,从立场去考虑,体会着也要去做。

且在不违背陛下和朝廷的利益之下,他也有自家的想法。

过程无论如何,只要合理合法,他都不在意。或许,事后,也未尝不可成为陛下的意思,朝廷的意思呢?

当然,他这般行事的人,都要随时做好背锅,堵口舌的心理准备。

他并不在意这些,凭他的身份,绝不会如同那些太监幸臣一般,是被皇帝彻底抛弃的那一类人。

可一切前提在于,事要做。

若是此番之事,做完以后,盖棺论定,那无论他本人如何,他都不在意。便是为堵舆情罢官夺职,只要人在,他的影响已达到,有姐姐在,有他的功劳在,他不会是被忘却的人。

可他就怕方起头,中途夭折,这便和他的想法不符了。

问了几句,也寒暄着聊了几句闲话之后,两人已过了外宫,进了内宫门,一路直行,乾清宫已近在咫尺。

到了宫门前最后一道侍卫岗时,小宦官停了下来。

一路骑马入宫,又是跟随张鹤龄的大步节奏赶到乾清宫前,小宦官可谓马不停蹄,此时的他,有些疲惫,说话都稍有些喘。

“国舅爷,乾清宫到了,奴婢只能送到这儿,您稍累着快几步,可不能让皇爷和众位大臣等久喽。”

直到此处,小宦官向守宫侍卫通报之后,方舒了口气,但心中依然还是忐忑。

此番好不容易捞着出宫传话的差事,可传个话,用的时辰太多了,他心中怎能不担心。要是被几位公公觉得他不是个能办事的人,他还有何前程可言。

张鹤龄似乎是看出了小宦官的心思,笑道:“张公公,一路紧赶慢赶,都忘了问你,你是在哪个监司当差呢?”

“哎哟,国舅爷,可当不起公公二字,奴婢只是乾清宫伺候当差,平常时候……”

看小宦官支支吾吾的样子,再一想当下的情况,张鹤龄心中了然。

这是一个在职事上还没资格随侍皇帝身边的人,不过,应该和乾清宫的大太监有些亲近关系,否则也不会捞到出宫跑腿传话的差事。

果然,小宦官支吾后,道:“承蒙两位陈公公抬举,偶尔交办些跑腿打杂的差事……”

“宣寿宁伯进殿……”

殿内已传来宣见之声,小宦官顿住话声,躬身做了请状。

“嗯,本伯知道了,那日后,便唤你小张公公吧。”

张鹤龄淡笑着点头道:“小张公公,此番时辰花费稍长了些,但皆是本伯之故,可怪不得你,回头见着两位陈公公,本伯会和他们解释一下。你且放心,两位公公不会怪罪于你。好了,本伯进去了!”

言罢,张鹤龄轻轻拍了拍小宦官的肩膀,转身便向乾清宫内走去。

“奴婢谢寿宁伯……”

身后传来了张小宦官的感恩谢声,张鹤龄只是随意的向身后摆了摆手,便已一步跨过宫门,进了乾清宫。

甫一进殿,张鹤龄便感觉一道道目光射了过来。

三位大学士,两位尚书,五位大臣皆是投来目光,那些眼神里,张鹤龄总感觉有些别样。

对于目光,张鹤龄丝毫不奇,甚至怒目而视,阴沉、锐利,他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此时,几道目光,丝毫无那般情绪,让张鹤龄一时间也猜不出原由。

不过,好似也不重要。

张鹤龄心中淡然,向几位大臣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显得颇为礼貌。

脚下未停,直走到御案玉阶之下。

抬头望向御座之上,和平常时候几乎无有分别,皇帝端坐龙案之上,头戴善翼冠,身穿黑色道袍,一丝丝倦色疲态流露。

“臣张鹤龄参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朕躬安,寿宁伯平身吧!”

张鹤龄一丝不苟的行礼参见,皇帝跟着便亲切口宣平身免礼,君臣见礼,既正式也严谨,一副君臣祥和之状,且更丝毫无逾举之处。

无论是张鹤龄的知礼恭敬,还是皇帝对张鹤龄的那股子亲近之意,如今这些大臣们皆是见怪不怪。

唯独白昂稍有些意外。

自那日三司会审之后,早朝之上他也见过张鹤龄几回,虽未曾正面说话,但张鹤龄一言一行他皆是看着的。

不过,像这般近在咫尺的时候,几乎没有。

如今,张鹤龄只在他身边几尺之外,这一副行止,以及方才踏步进殿的那份气度,让白昂稍有些感慨。

几位老朋友说的倒也确实不差,如今的张鹤龄,和几月前,也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了。

相由心生,动态行止也皆出于心,只有心态变了,心志沉淀了,方会由内而体现于外。勉强装,是装不来的。

就在白昂感慨间,皇帝已是开始说话道:“长孺,朕今日召你来,你可知为何事?”

朱佑樘的话很柔和,且似乎还有些中气不足的样子,倒少了几分皇帝该有的威严。

不过,张鹤龄依然恭敬,回道:“回陛下,臣大概是知道的!”

“哦?”

朱佑樘微微一怔,没想到张鹤龄有些不按套路答话啊。

知道,怎会说是知道呢?

有点意思了。

朱佑樘笑了笑道:“你知道?户科给事中以及诸多朝廷大臣参奏你,嗯,还有顺天府张爱卿,他们参奏你二人,擅用职权,打着官家的旗号,以公事为幌子,实乃行欺行霸市之事。

严重侵扰了京中商家的正常营生,对京中的商营秩序打击极大,且更是已引起民愤。你既言知道,那对此事可有话说?”

张鹤龄正要说话,可突然感觉,一股极为强烈的目光加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