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214章

金鸡初啼,东方破晓。

沉寂了一夜的京城再次复苏。

今日又是一个好天气,自大雪席卷灾情反复之后,连续几日的好天气,总算是将京城百姓心中的阴霾驱散了一些。

当然,若是京中的粮米油盐和一些烧火取暖物资的价格能再好一些,那便更好了。

京城的市场物资供给,受灾情的影响,整体上依然处于比较的紧张的时候。

好在,朝廷的大官们,应该是行动了起来,这几日,比大雪初起时,市场明显宽泛了许多。关键的是,能买到了,且价格亦未曾再攀新高。

终归是京城,天子脚下,非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可比,若是朝廷暂时不管,商人们还能随意的搞搞市场,可一旦朝廷下场,没有任何一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再者,朝廷指令下来,出面的官员级别是越来越高,又何尝不是商人们的一次机遇。

官员们一番细数阐明厉害,甚至还给些惠而不费的口头承诺,这是往日里他们努力钻营才难得能求来的机遇。

作为脑瓜子都极为灵醒的商人们,自然能明白,如今情况,一面是好言劝说,多少承一份人情,另一面则是被朝廷记恨,甚至他们身后的人也无法保全,其中的厉害哪能分辨不清。

随着朝廷正式下场,明显可见,京中的商铺也随之动了起来。原本只有米商宋家这一家颇为活跃,而这几日,其他的商家,也跟着放开了。

虽然价格依然是贵,每日出售的数目依然不多,但市场整体而动,对整个京中供给秩序,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朝廷官员们也稍松了一口气。

原本他们已经准备了最后一步,开京仓平抑市场。

如今看来,暂且是不用动手了,虽然京中的市场没有恢复到几月前的状态,可也勉强可以维持下去。

待得雪化,道路逐渐打开之后,恢复往日也是迟早的事。

对,关键是在于道路畅通,能使得京中的物资供给线畅通起来。

当然,还有城外那几万百姓,同样也在影响着京中。好在,张鹤龄和那一帮子人操持着赈济事务,未曾让他们过多分心,不管朝臣们心里如何想,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那些人干的不差。

且难得是,除了头一批的赈济粮和工部付出的部门建材,余者皆未要朝廷拨付,对于京仓储备的稳定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人稍闲,心稍定,他们也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城外。

灾民赈济,道路疏通,两事已彻底融到一起,且看起来,进展顺利已呈现要尽大功的趋势。

可此时,没有任何一人敢轻易开口,摘桃子,找责任,这般原先想过的事,只能暗自藏在心里了。

今时不同往日,首先,陛下看着呢。

好吧,陛下那里不重要,陛下可是仁君,若他们强行介入,用朝廷大义施为,最后的结果可能陛下也无话可说。

可随着勋贵武将的正式站台,性质已全然不同,他们可不敢因旁事而掀起文武、勋戚的争锋对立,这是朝中大臣所不愿看到的。

这时,朝廷的大臣们,心里更为复杂了。

清晨。

朝阳门外,护城河旁。

随着赈济和京中秩序的逐渐稳定,各处城门已按着往日正常情况,准时闭准时关。

朝阳门更是如此,这一道城门,从赈济方开始时,便从未乱过。

护城河吊桥之旁,也时常驻守了两队兵丁,用以维持日常秩序。

日常通行,来往京中,除了检查的稍严格些外,该进的进,该出的出,秩序丝毫不乱。

不过,今日此时,护城河两畔,却显得闹哄哄的。

原先只是一些来往京中的百姓习惯性的看一眼,可突然发现今日城外似乎干活的百姓有些不同,他们不由驻足多看了看。

看热闹的心人皆有之,在第一批人驻足闲看之后,陆续间,人越来越多,甚至很多原本在城内的百姓也聚了过来。

人群聚集,这一番仔细看来,越发感觉不同了。

干活的都是灾民百姓,他们知道。前些日子,每次他们看到的时候,这些百姓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状。

有吃的,听说干活还给工钱,连城里的百姓都羡慕呢,故此,积极卖力的干活,也是应该的。

可今日,天已大亮,除了道路两侧有部分灾民百姓在挑水和泥以外,大部分的百姓都拿着铁锨站在主道两旁静立,这不由让人好奇。

是灾民们集体偷懒了?还是有甚么他们所不知道的事即将发生,连维护秩序的军士们都坐看着不管吗?

聚集在此处的百姓们,顿时纷纷议论起来。

“诶?今日是怎的了?灾民出问题了?好像大部分人都不干活的?”

“谁知道呢,不过看起来好似有事要发生啊!”

“能有甚事,要我说啊,可能就是不知足了,你们说说,朝廷给他们安排的妥妥当当,给吃的,还给找活干,甚至比咱们城里的都要更好。”

“对啊,说起来,我就感觉有些不平,咱们是城里人,原本确实比他们更好一些,但都是大明子弟,凭什么区别对待。”

“诶,诶,这位兄弟,可千万别说这话,你们想想,往年有些灾情,朝廷何曾管过京里的买卖,可这一次呢,京中的商铺,可未曾断过售卖,便是价钱也未到太离谱的程度。人要懂得知足,感恩!”

“是啊,三狗子,可不敢瞎说,朝廷这一次对咱们真的不错了。别听那些商家说的好听,是他们主动的,咱们在京中土生土长,甚的没见过?

你想想也不可能啊,若没有朝廷大官们要求,他们能这般做?宋家米铺知道吧?保持供应最早也最好的那家,人家可说的明白的很呢,是那位寿宁伯和他们东家商量的,这才放开了。”

“对,寿宁伯,要说他老人家……”

“可得了吧,甚的老人家,寿宁伯才二十来岁,年轻着呢……”

“呃,老哥,我也没说人家老啊,寿宁伯他老……嗨,总之我亲眼见过,年轻的很,我喊他老人家,那不是表示尊敬嘛!”

“是该尊敬,我是东城本地人,比你们见的更多。如今的东城,可好着呢,皆是有赖寿宁伯掌管。还有,这城外的灾民百姓,你们不知道吧,都是寿宁伯带着一些贵人一起干的。听说都没要朝廷动用一分一毫,吃的,喝的,修路的东西,还有给百姓们的工钱,全是他们出的。

方才那位兄弟说朝廷区别对待,事实上,可不是那么回事,只因为,城里的是朝廷大官们安排的,而城外这些灾民,全是寿宁伯和那些贵人们干的。能一样嘛?”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我就有些不明白了,图什么啊?这次灾情这般严重,灾民都有好几万,寿宁伯他们即便不管,朝廷肯定也是要管的,怎会想到用自家的钱粮安置百姓呢,这可要花不少钱吧?!”

“肯定很多啊,不说其他的,就是干活的工钱,都有不少了。我问过一些城外的人,少的一日都有十余个大钱,每十日一发,你算算,发的工钱有多少了?”

“这么多啊,嗨,都不比我一日挣的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了但金手指丢了!王小龙误入虫族陷阱,被虫族以种族天赋送到了一个异时空的明末。这里时空在成祖时出了不同结果。燕王朱棣造反失败被杀,据说是阵前中流弹堕马死亡。诸藩皆被废。鞑靼依然强盛。外患内患皆严重。到处盗贼如毛。乱世出英雄。……而王小龙...
玉龙2009
血色黎明
血色黎明
以热血换黎明,用生命写忠诚。靠胆识战魔鬼,凭智慧斗凶顽。
徐亚光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