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二百一十一章

第207章

浩浩荡荡的百姓人群,黑压压的向着永定门外汹涌过来。

张鹤龄站在大车之上,只是看了看,便已是心中有数。

东边,西边皆是有人,他们正是从他处城门闻讯赶来的百姓,南城门外有了赈济的点,百姓们得到消息赶来,张鹤龄并不意外,但时间会如此快,稍有些出乎了张鹤龄的预料。

具体为何,现在也不是想的时候,先将灾民们安顿下来方是当务之急。

好在,之前早有预料,倒也不会慌张。

张鹤龄跳下了大车,开始吩咐起来:“陈管事,带人安排准备粥饭,便按方才的章程,先应对到来的百姓。邹将军,麻烦你带军士上前,挡一下这些百姓,别让他们这么乱,嗯……叫上一些此地的百姓随同你一起,莫要生了误会……”

众人高声答应,管事伙计们开始忙活,大锅再次升起柴火。而邹敏则是带着军士,往灾民奔来的方向迎了上去,拦阻引导,防止这些灾民乱闯乱冲,造成混乱。

片刻之后,人已是越来越近,有军士的阻拦解释,还有原先的百姓从旁帮衬,秩序倒也安稳。

虽还有些乱糟糟的,且刚来的百姓也显得颇为急躁,不过,眼面前的粥棚草棚是实实在在的,他们也渐渐的安定了下来。

“乡亲们,粥米每人都有,不敢说让尔等皆是吃饱喝撑,但垫垫肚子不成问题。排好队伍,老幼在前,不要乱闯乱动,听从指挥。”

军士们和伙计们在大声呼喊,指挥着百姓。

此次赶来的百姓有一千多人,和原先永定门外的人一般皆是久未进食,又加上方才一路狂奔,一个个已是精疲力竭饥寒交迫。

他们按捺着心中的急切,听从着军士们的安排,在各处粥棚外排起了长龙。

翘首以盼中,当队伍最前面的人双手颤抖着捧起热腾腾的粥饭时,场中顿时一阵欢呼。

依次上前,一个个几乎不顾热粥滚烫便喝了起来,热粥入口的那一刻,食物的滋味让百姓们顿时眼中热泪盈眶。

其中倒也不是没有意外发生,有少数的百姓急切中插队挤占位置,甚至叫嚷着乱冲乱跑,意图往粥棚里钻。

但这些不守规矩的毕竟只是少数,军士们有了吩咐之后,在总体局势稳定的情况下,胆子也大了,上前直接踹倒拖下去。

个别人还叫嚣着想鼓动其他的百姓随他们一起闹,然而,他们想多了,军士们对他们的制裁毫不手软,挨打是少不了的。

甚至,还有原先的百姓帮着一起上前制服那些人。眼前的一幕来之不易,有口吃的,有个暂时歇脚之地,他们现在极为珍惜,可容不得有害群之马闹腾。

没错,只要敢闹,敢扰乱秩序,就是害群之马。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新赶来的百姓都吃上了粥饭,随着一碗碗的粥被人盛起,随后落肚,腹中有了食儿,身上也跟着暖和起来,百姓们的情绪终于都安定了下来,局面随之彻底稳定。

张鹤龄也没闲着,他指挥着人再次搭起窝棚,同时吩咐人将新来的百姓安置进窝棚之内。

可问题出现了,本来此番宁阳侯家准备的物资就不算多,米粮倒也暂时够用,可原本的打算并不是永定门外直接安置,故此,搭建棚户的材料便捉襟见肘了。

一番安排下来,材料已消耗一空,在又安置了几百人之后,剩下的几百百姓再也无法安置。

邹敏站在张鹤龄的身边,看着那几百未被安置的百姓,戚戚然站在那里,那一张张带着苦色且更显可怜的脸,他心中也不免有些焦急。

万事万物,人也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很多人的共鸣,那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伯爷,材料不够,一时无法安置,要是再过些时候,恐有变故!且末将猜测,或许还将有百姓涌来,若是如此……”

张鹤龄点点头,这是必然的。

不过,他一时也未回话,只是皱眉朝着远处张望着。

邹敏顺着张鹤龄的眼神,那里是城门的方向,他心中暗思,猜测道:“伯爷,是准备去和戴郎中谈一下?也是,朝廷虽是安排伯爷您负责赈济,但赈灾非是伯爷您一个人的事,朝廷也该有所表示。

不如,便让末将去和戴郎中说一说,戴郎中虽是兵部的郎中,但六部各衙门皆在一个体系,关系密切,想来只抽调些许物资以解燃眉,应是不难……”

张鹤龄笑道:“你觉得戴郎中会出这个力吗?”

邹敏疑道:“怎能不出力?即便是为了永定门外的安定,也该有所表示方是。他也是朝廷派来坐镇永定门的人,若是永定门外出事,他也难逃其责。”

张鹤龄笑着摇头道:“赈济是默认给本伯的事,本伯原先可以不接,可只要接了,便必须要做到实处,在朝廷未有旨意下达之前,便只能是本伯和那些勋贵世子们的事。

且方才城门上的情况你皆是看着,城门是本伯用朝廷大义逼着你们开的,甚至在永定门外赈济,也非是朝廷的命令,是本伯自作主张而为。

先前本伯在城楼之上已是放话,此间之事,皆与你们无关。即便出了再多事,他又有什么责任,而且,说不定,很多人更希望出事呢……”

邹敏惊道:“怎可能?伯爷此话……”

张鹤龄若有深意的望向了邹敏,道:“邹将军,你不觉得,这些百姓来的太快了些吗?先前此处出了些许乱子,可其实全部安顿下来所用的时间并不多,大致也不到一个时辰的样子。

可只短短不到一个时辰,这里的消息出去了,且更难得是,既得到了消息,且上千百姓在闻讯后一齐赶来……”

邹敏默然,暗自思忖。

是啊,太快了,且千余百姓,看起来也颇有组织的样子,老幼青壮没有掉队脱节的情况,是呈一窝蜂状的涌来。

方才他只顾着维护秩序,未及深想,此刻被提醒之后,他很快便反应过来。

邹敏心中暗自叹了口气,缓缓的摇了摇头。

就在此时,张鹤龄突然有些喜色,也颇有些释然道:“终于来了,看来,别处城门,并不曾有永定门这般严谨啊!”

邹敏转头便又顺着张鹤龄的视线看去,只见城门口一长溜的车马正缓缓而出,车上同样堆得满满当当,全是篷布覆盖的物资。

车队前面,还有一名穿着红袍,外披裘领大红披风的青年,骑着马领头缓缓而来。

“这是?”

邹敏稍一楞,脑海一番搜刮,终于想起是谁了,心中顿时有些异样。

张鹤龄可不管邹敏如何想,等车马越过两道城门前的路卡之时,他快步迎上去,亲切道:“天气寒冷,此番辛苦了!”

“哥,说的甚话呢?也只是骑马在城里走了一圈罢了!”

张鹤龄笑着点点头:“哈哈,此言在理,咱们兄弟确实无需这般客气!”

来人正是张鹤龄的弟弟张延龄,他说话间,翻身下马,摇着头走到了张鹤龄身前。

早前在东城时,张鹤龄便已派人去给张延龄传过信,本来也只是让张延龄多用心在朝阳门外盯着点。

可永定门外的变化,以及各家勋贵子弟的不暇,让张鹤龄只能又临时派人给张延龄传信。

各家的物资都已出府,有的可能直接送往朝阳门外,而有的原本是打算从其他门出来,有了永定门外变故的前车之鉴,张鹤龄其实也担心其他城门处出现戴钟这般人物。

故此,需要有些分量的人去引领物资车队,张鹤龄也只能想到自家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了但金手指丢了!王小龙误入虫族陷阱,被虫族以种族天赋送到了一个异时空的明末。这里时空在成祖时出了不同结果。燕王朱棣造反失败被杀,据说是阵前中流弹堕马死亡。诸藩皆被废。鞑靼依然强盛。外患内患皆严重。到处盗贼如毛。乱世出英雄。……而王小龙...
玉龙2009
血色黎明
血色黎明
以热血换黎明,用生命写忠诚。靠胆识战魔鬼,凭智慧斗凶顽。
徐亚光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