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一百六十七章

“王寅,户部浙江司员外郎,成化十七年,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

“李棨,户部湖南司主事,成化二十年,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

“徐谏,户部山西司主事,弘治三年,二甲赐进士出身,历任……”

“李澄,户部山西司主事,成化二十三年,二甲赐进士出身,历任……”

“……”

奉天门前。

金门御阶之下,

数百人,加之宫里的内侍、侍卫,近千人聚集的早朝之上,此时却是丝毫无有杂声。

只有张鹤龄的声音郎朗,飘荡在此间,而一个个字符,也宛如是砸在所有君臣文武的心上。

他们甚至都顾不上意外于张鹤龄能如数家珍一般,将三十多名官员的出身籍贯履历全念一遍的事。心底里唯有惊叹。

三十多名官员啊,几乎全是户部的官员,且皆是品级上七品之人。

而户部有多少官身?

除尚书外,左右侍郎各一,十三道清吏司及直属机构,郎中二十余,员外郎二十余,主事三十余,余者包括九品杂流在内,也只五六十人。

户部因为涉及事务较多,官员规模已是六部之中最为庞大的部堂,然有官身之人也只100余人。

而方才张鹤龄的这一番念下来,直接便去了户部的两成。若是刨除7品以下的官员,此番已被张鹤龄抓了的官员,足足占了三成。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听张鹤龄念道现在,最高官职也只是员外郎,他们完全能想到,闹这般大的动静,张鹤龄会止步于员外郎这一层?

即便不了解户部详情之人也完全可以联想,有这么多官员被抓,会全然牵扯不上更高层级的人?

果然。

就在他们心神震撼之时,张鹤龄的报官名上升了高度。

“钱文真,户部山西清吏司郎中,成化十七年二甲赐进士出身,祖籍浙江余姚,历任……”

“呵呵!”

御座之上,朱佑樘已从惊讶中缓了过来,缓过之后,他颇有些为张鹤龄的大胆担心了。

他已经感觉到,此刻奉天门前气氛已经变的越来越紧张,好像有一场暴风疾雨随时都要爆发一般。

而爆发之后,被张鹤龄念叨的官员,应该会去掉不少,但张鹤龄本人,定然也会受到诘难。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于是,他突然笑了笑,朝着文官朝班中的吏部尚书倪岳说道:“倪爱卿,你是吏部尚书,亦是朝中有名的百事通。朕知道,所有官员的履历,皆在你心中,可信手拈来。不知,寿宁伯说的这些官员履历资料,可对?”

倪岳闻言,出班恭敬奏道:“启禀陛下,寿宁伯所言,出身、祖籍、履历分毫不差,臣认为,寿宁伯是用心了……”

“哈哈,看来寿宁伯确实是用心了,朕突然觉得,若是让寿宁伯去你吏部似乎亦是不差……”

“这……”

倪岳噎住了,朱佑樘犹如玩笑一般的话,让他不知该如何回禀。

让张鹤龄来吏部,开甚玩笑呢?他可受不住张鹤龄的闹腾劲。

没看周经这边,已是焦头烂额了,这还只是陛下下旨让张鹤龄接手了一些靠着户部的事务,若是坐班了,那还了得。

他稍一畅想,若是张鹤龄来吏部,以他的品级,定然是员外郎、郎中起步,有此官职,若是值京察大计之时,那……

简直不敢想象!

倪岳赶忙将这些畅想甩出脑海。

枉他周经前些时候和他私下谈心时还在说,说张鹤龄为人倒也不差,处好了,全然没有外界评价的那般粗鄙、霸道,反而有些温润君子的作派。

可,这就是温润君子吗?逮着一些事,便直接用最粗暴的手段,一应拿下。全然不顾规则,不顾朝廷大臣的体面。

当然,他也不怀疑张鹤龄是乱抓,户部的官员嘛,谁还不知道呢。

可这些被抓的人都是谁啊?

是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皆是一步步从7、8品的小官磨出来的,这些官,看似不起眼,但能做到部堂实权位置,其本身便是盘根错节的关系了。

他们有房师,有座师,有提携的上官,而这些上面的官,绝大多数皆还在朝堂之上呢。

他无需去观察便能知道,此时奉天门前,必然有很多官员的脸色极为难看,且,他们为官至今,哪个没有点可记在簿子上的政绩。

转念之间,倪岳心中一动,他突然有些明白了,今日谢迁为何会上来便开口,而方才张鹤龄和陛下那一唱一和的说辞又是为何了。

有功赏,有过罚,不能混为一谈,且严明、公正,公道、公平。

不过,真的能行吗?朝中的大臣,能眼睁睁的看着,还有,我这个吏部尚书又该是作何立场呢?

倪岳陡然间,心中的心思更多了。他不由望向了内阁三人。

方才陛下一番封赏酬勤酬功,如今你们该如何施为呢?

倒也未让倪岳失望,他正不知如何回答陛下的“玩笑”话时,谢迁已是站了出来。

谢迁道:“陛下,外戚不可为官,但陛下感念张家的功劳,让他挂个职衔,且只是署理一方庶务,臣等也不好过于苛刻,不能拂了陛下对张家的一片殷切期盼之心,也不能拂了寿宁伯张家为朝廷和陛下效命的一颗忠心……

不过,主政官以及六部、三司院监等核心要害之处,便定然不可了。先不论此等要害,皆需科举正途出身的规定,便说寿宁伯本人,他的能力……有待商榷,臣以为,寿宁伯行事有些不顾后果,过于粗暴了。

此番陛下只是临时交办了一份差事,然,寿宁伯已是如此粗暴、盲目的做事,若是,真就委了部堂正差,岂不彻底乱了。臣委实担心……”

谢迁一板一眼,严肃认真的说着,但一字字,说的极为直白、直接。

特别是打头的那一句,外戚不可为官,虽不曾记录于律法文案之上,但却也是大家默认的规定,谢迁却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

这番话,着实粗暴了些。

朱佑樘心中既无奈,也有些不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