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小吏脑子不太灵清,但办事还是靠谱的。

看着已在忙碌安排的小吏和那些兵丁,看着那些接到小吏通知,连连在感恩戴德的百姓们。宋主事心中也不免动容。

呸,这帮混蛋,要求何其简单,又何其卑微啊,可这帮混蛋扒皮扒到丧心病狂了。

他心里不由暗骂!

……

张鹤龄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了衙门,到了衙门口,张鹤龄翻身下马,进衙后见前衙的人迎了上来,他递过马绳问道:“刘经历和几位副指挥使都有谁在衙里?”

“刘经历和刘先生皆在,几位副指挥使头前带队出去了。”

张鹤龄点了点头,朝身后的黄典吏吩咐道:“你再跑一趟,持本官的官凭去户部和工部,便说晚些时候,本伯要去拜访!”

“伯爷……是!”

黄典吏犹豫了一下,见张鹤龄吩咐后就径直向衙门里走去,他也只能恭声应了下来。

兵马司正堂。

张鹤龄刚一进得堂内,刘范便迎了上来,道:“伯爷,您回来了,下官有要事禀报。”

张鹤龄摆手道:“先别说你的要事,本伯问你,如今咱衙门截留的银钱库存有多少?”

刘范稍有些惊,但伯爷问话,他丝毫不拖沓,脱口回道:“大致两万余两,伯爷,是哪处要调用了?”

“两万余两!”

张鹤龄心中默默算了一下,又问道:“咱们东城如今米粮铺子经营如何?”

一问一答之间,张鹤龄走到了主位上坐了下来,刘龙此时也从案桌旁起了身,来到张鹤龄身边。

听着张鹤龄进来的几问,刘龙问道:“伯爷,您是准备用截留存银购粮赈灾?”

张鹤龄点了点头道:“拿出一半吧,本来截留的这一部分便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之用,如今还有何情况能比的上灾民重要?

其他几城,本伯暂且处置不了,但我东城不能乱,城门边聚集的那些百姓,在朝廷的安排下来之前,必须要安顿好了,不能出任何差池。”

刘范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恭声道:“伯爷,下官正是要向您禀报相关之事。”

“先将本伯吩咐的事安排下去吧!”

刘经历有些犹豫,刘龙插言道:“伯爷,禀报与您的吩咐是一事,先容晚生等禀报吧!”

“嗯?”

张鹤龄蹙眉点了点头。

刘龙偏过头看向刘经历,刘范会意,禀报道:“伯爷,在您来衙之前,下官已和舜卿有过商议。往日伯爷有过吩咐,如这等事,下官等怎敢懈怠。

在您吩咐之前,下官已是派人去城里的铺子递过话。”

张鹤龄点了点头,对刘范和刘龙的态度和处事方式倒也满意。

上官吩咐之前,能根据实时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也算颇为难得了。

见着伯爷点头,刘范继续道:“可方才安排的人回来禀报,如今城里粮价高涨且不说,即便是要买,也买不了太多。”

张鹤龄凝眉问道:“一万两银子,买不了多少?”

“伯爷,最多也只能百十石,以他们的意思,还是看着伯爷您的面子……且,价已是到了一两一钱银子一石,按他们的说法,此价格可能还要涨……”

“还涨?哼!”

张鹤龄哼了一声。

平常时候,一石米只有五钱左右,如今都一两出头了,这可涨了一倍有余,但显然,看其意思,还不到头。张鹤龄心中着实恼怒。

可转念间,他也不由暗叹。

他毕竟不是不识烟火的清高官员,也知道此等事,实属平常,真指望商贾们能有多高觉悟,实在为难。

见张鹤龄面色平缓之后,刘范小心的继续道:“伯爷,下官派的人实地查了一番,他们所言的有些情况也确实属实。

连番大雪,运粮的道路封了。最近从通州码头运来京城的米粮少之又少。那些道路的情况伯爷您大概也是知晓,常年来往各类车马,早已不堪。

碰上如今的连番大雪,上冻后湿滑,解冻后泥泞,车辆陷下去,十几个人都推不上来。只短短三四十里路,可若跑一趟,几日都下不来,需要的人手更是多了太多了。

存粮是其一,再者,无论是有心或是无心,京中的百姓已是知道情况了。故此,从几日前开始,京中的百姓皆是抢着买粮。

此番下来,那些粮米店铺涨价便不足为奇了。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

刘范说到此处,顿了顿道:“伯爷,其实也不是没有人家存粮较多的,只是,下官等不好擅做决定,若是您执意强买……”

张鹤龄摆了摆手,缓缓的摇了摇头。

他心中暗自苦笑,有人会大量存粮,他怎可能不知。但若强令,真能强令吗?

收他们的税银和管理银子,又约束他们的经营,已是把弦崩的极为紧张了。

好在两月间,东城的整体秩序不差。他兵马司和锦衣卫协同顺天府,确实起到了帮他们挡风挡雨的作用,倒也说得过去。

但此皆是用心办事办出来的,可不是强令强出来的。

在此灾情之前,若是他真的敢下令强索,说不得便会有有心人冒出来,若真如此,结果实属难料。

张鹤龄沉吟不语,水陆路断了,粮道塞绝,即便是有人在运,也是杯水车薪。京城数十近百万人,每日消耗之巨大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朝廷的大仓应是有粮食存储的,情况应该不至太糟糕。可他今日所见,让他的心属实放不下。

且以官仓平抑之事,非是一时而决的,朝廷的当务之急必然先是赈济灾民。

当然,若是能让那些存粮的人稍放开些,情况便好很多了!

“如今东城哪家存粮较多?”

“伯爷,少量的人家不算,较多的,当属浙商、徽商的几家,下官委托锦衣卫那边帮着查探了下,若是存粮全部算是,不下十万石。”

张鹤龄稍一沉吟,接着站了起来:“刘经历,舜卿,你二人再去安排,拿银子去那些铺子里,你和他们说,让他们尽最大能力,此番算本伯欠他们一个人情……”

刘范有些嗫喏道:“伯爷,您……”

可他的话未曾说完,张鹤龄已是摆手,道:“就这样吧,本伯要去户部一趟,事你们安排吧。能买多少买多少。

购来之后,除清扫和巡街的兵丁,其余人等全部派出,备上车马柴火,去东城门边灾民聚集之处,先行施粥吧。

一万两银子,若是能买来米粮,即便其他几处的百姓闻讯赶来,也能勉强撑些时日。总之,朝廷的安排未曾过来之前,我东城便尽我等最大能力吧!”

张鹤龄一连声的吩咐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