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八十一章 心路……

第82章 心路……

完全不考虑任何后果?

真就不考虑善终,不顾身后名?

金銮殿上,

无数大臣心中在暗自嘀咕,张鹤龄心中同样在嘀咕,甚至在自问。

可越是去自问,他心中越发只有一个声音了。

我需要考虑立身吗?我需要考虑善终吗?或者说,你们给过我立身的机会?决定善终和身后名的权力了吗?

文不能文,武不能武,除了偶尔被你们拿出来在皇帝跟前刷刷成就,当作达成某一件目的的筹码外,我张家兄弟还有何?

当然,若是我们老老实实的只拿爵俸的过循规蹈矩的日子或许无恙,可在如今的世道,一个外戚爵爷,过这样的日子真的行?

另则,虽之前张家确实有让人去针对的地方,但一开始时,在老父亲在世之时张家是单纯的,和文人亲近和武勋交好,可结果呢?从未有人给过他们机会!

甚至巴结都巴结不上,连皇帝要赐个谥号都被一群人拖拖拉拉的纠缠了很久,既如此,那还何必管这许多。

与其非要巴结人,那为何不巴结给张家坚实庇护的皇帝?一个疼爱姐姐,以致对小舅子爱屋及乌的姐夫,我张家为何不能义无反顾的博一场。

既然博了,那么,除了皇家这里,其他人,我张家,我张鹤龄,全然不在乎。

记忆和历史告诉张鹤龄,不管他怎么作,只要不造反,至少朱佑樘父子这两代皇帝时,他们张家灭不了,他张鹤龄也死不了,那便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若是这么多年,他张家还是改变不了太多东西,以致到最后验证历史的顽固,那只能说明,他用的心不够,灭了,也便灭了吧,这样的人,这样的家族,不灭,老天都不答应。

不过,张鹤龄也知道,要改变些,要做些事,只凭他折腾是不行的。他哪怕是能把理占的再好,事做的再漂亮,也需要朱佑樘这个靠山,给他顶起来。

要知道,很多时候,并不是光有道理就行的,因此,要让靠山能硬起来。

如何硬呢?

内外廷的很多人都了解朱佑樘,从生活细节、日常习惯和处事原则中一点点的剖析出来的。但要说了解,他张鹤龄有个皇帝枕边人的姐姐,还有那么多宫内日常行走的记忆,甚至还多了不少前世里的模糊概念,他就不了解?

朱佑樘背负着祖宗江山的压力,战战兢兢的担心自身不贤、不圣,以致败坏祖宗社稷。因而,处事往往手软、心软,甚至对臣下和奴婢都能心软。但再软的人,也会有忌讳、禁忌和远不可触碰的底线。

朱佑樘的底线在哪,在皇后和太子,这毋庸置疑。

宫中的事被人时常查探透露出去,若说皇帝不知道,那显得朱佑樘太无能了些。事实上,朱佑樘不可能毫无察觉,从他对内侍的一些安排中便能看出,他不是没做过事。

但因为自身的理解和身边人的引导,大致让朱佑樘没有去往那些底线的方向去思考,或者,刻意回避了也不无可能。

可真当面对,赤裸裸的展现在朱佑樘面前,张鹤龄相信,朱佑樘绝不可能无动无衷。

张鹤龄趁热打铁,奏道:“启禀陛下,臣恳请陛下,严查,所有涉事人等,绝不姑息。臣亦恳请陛下给户部主事李梦阳一个机会,让其可叙述细里,将功赎罪!”

谢迁眉头一蹙,凭他对朱佑樘的了解,他也感觉不好了。因此,他脑子飞快的转动着想如何转圜目前的局面。

脑子转了又转,终于跟着奏道:“寿宁伯实在夸大其词。不过,你说的亦是有理,既然有此怀疑,理论亦有可讲之处,那不查不可。但……

陛下,臣觉着,事必须要查,但不可迁延涉及过大,图惹朝堂上下动乱、人心不宁。故此,可使内廷先行,三司可根据进展适时提供支持……”

“咳咳!”

一直是张鹤龄在表演,很多人都已忽略了,今日被参的是三个人,两个主角。直到张申一声轻咳,沉稳踱步而出,众人这才猛然回神。

不过,张申可不曾顾及他人,他抢着谢迁的话音未落,便跟着出班拱手一礼奏道:“臣顺天府尹张申附议寿宁伯所奏,并,臣自请,协助调查李梦阳受人指使,泄露禁秘、刺探宫闱、意图不轨案。”

刘健不悦的瞥向张申,斥道:“张府尹,先不论参你之事是否落罪,但你只是顺天府尹,何敢随意定下罪名,更狂妄的要参与其案,好好的干好你的本职,莫要甚事皆想插得一手!”

闻言,张申不在意的笑笑,头都没转,继续向御座之上奏道:“启禀陛下,臣自天顺八年中得进士,六部观政足月之后,即充任地方官。时三十余载,历治县、治府,按察,参议诸般事务,断案理事不知凡几。

臣自忖,有这份理事和办案的经验,且,更重要的是,臣自天顺八年任职地方之后,近三十余载,除现任顺天府,其间从未于京中任职超过一载。

因而,臣于京中,不曾有过多交集,是为单纯、清白,此才为自荐之根本!”

“嗡~”

张申的一番奏对,顿时引得金銮殿内一阵嗡鸣。

看人家说的,说自己的履历,当官年份,清楚明白的向陛下说明了情况。从他三十多年的官当着,始终在地方转悠便能看出,确实不会与京中高层有太好的关系,否则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个顺天府尹。

顺天府尹是三品大员,官邸也在京中,但归根结底说起来,也依然是个地方官而已。

阐述了自己的当官历程,向皇帝表明了忠心,顺带着还给所谓李梦阳的案子定了个基调。

这张申,还真是不甘寂寞啊,刚怎么就把这三十多年的官场老油子忽略了呢。

张鹤龄笑容转瞬即逝,也跟着奏道:“启禀陛下,臣附议张府尹所言。臣亦认为张府尹很适合。张府尹为官多年,案事、庶事接触繁多,是为经验老成。任职顺天府来,虽未曾有过太多可夸耀人前的功绩,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牧民京师之地,稳定便已是最大的功绩。

且,张府尹所言之单纯、清白尤为关键,他几十年履任地方,和京中交集极少,若说满京城官员中,最不可能勾连内外,行之阴私的人,臣相信,张府尹绝对是其中之一。

诸般种种,臣认为,张府尹确为察查此案的合适人选。陛下,臣保荐张府尹接手此案!”

“嗡……”

嗡鸣再起,一个附议赞同,一个肯定、保荐,还真不愧被御史和李梦阳等人并称二张呢,真就狼狈为奸的彻底啊!

“啪!”

王岳一甩静鞭,沉着嗓子高声喝道“肃静!”

“皇爷,您看?”

殿中瞬间安静下来,王岳凑到皇帝跟前请示道。

朱佑樘摆了摆手,面色依然阴沉,坐在宝座上的身子比原来崩的更直了。

王岳眉头忍不住跳了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