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道:“自古皇帝哪个不慕长生,只是笃信佛道,恐非社稷只福,大楚之鉴尚不远矣。”
“杜兄,慎言呐!当今圣明,岂是哪冉氏可比?莫要为家族招祸才是。”
那杜兄闻言,便没言语,一时寂静下来。
转过天来,天色放晴,众人复又近山探寻,辗转数月,莫说仙迹,便是人迹也未寻得半点。
那殿下圆润细腻的皮肤,如今也粗糙起来,黑了不止一点两点,显然饱受了风霜摧残。
“殿下,如此下去不是办法,我等还需另想他法才是。”
杜兄上前,对殿下拱手到。
殿下闻言,深以为然,却又无法可想,只得问到:“杜兄,有个高见?”
杜兄道:“为今之计,只得筑土为坛,设了香案,请殿下当坛宣读陛下旨意,神明冥默,想是圣天子之诏,必有感应罢。”
殿下在室内踱步几回,最后一拍手道:“也罢,只能如此了。”
次日,众人遣了手下人在武夷山下掘土筑坛,看这些人行事,显然行伍中人,进退有据,毫不忙乱。
用不多少,一座三尺土坛便已筑起,上设你香案,案上供奉了唐王圣旨。
殿下换了衣冠,着朝服登坛,望天长拜三次,这才恭敬捧起圣旨,看了看远方黑压压的武夷山脉,深吸一口气,展开了圣旨。
“朕邵膺骏命:大而化之之谓道,神而明之之谓圣;钟灵毓秀,隐仙真于阎浮,福地洞天,栖道德于岩宫;朕慕玄教,欲扬大法,遣国太子,远赴宝山,迎讶玄范,恳恳心愿,天日可鉴,愿仙真见,不负朕愿。”
宣罢圣旨,坛上一时风清人静,不曾见什么神仙事迹。
此时武夷洞天内,太子李治宣旨之声响起,项羽夫妇出了洞天观瞧,就见李秀宁正在洞天门前仗剑做法。
就见她,剑指东南,步罡踏斗,运雷九转三回,忽张口呵出一口气,气一出口,顿成风雷。
初时还是微风,拂动枝叶,吹至山下,已是呼呼剌剌,卷石奔雷之像了。
黑风肆虐,飞沙走石,直唬的李治一行人连忙觅地躲藏。
忽一股狂风吹来,李治忙起手遮面,冷不防圣旨脱手,被风卷上高空,撕成粉碎。
一众人见状,正自大惊,目目相视,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一道女声随风而来,在众人耳旁响起。
“闭眼,若敢睁眼,命在旦夕,顷刻就死。”
听闭眼,吓得一行人忙紧闭双眼,不敢睁开。
忽听卡拉拉一声雷响,众人只觉有人拉动衣衫,正要睁眼去看,猛然一阵大力传来,就觉身子一轻,腾空而起,有那失重之感传来。
凡夫俗子,哪里见过这等场面,突遇之下,惊慌失措,慌忙大叫,却是还有理智尚存,紧紧把眼闭住,不敢睁开。
就在慌乱之中,众人觉得天旋地转,身体好似坐船一般,左右前后四方乱晃,耳边呼呼风声,好似雷鸣。
这般情形,皆暗中猜想是何情况,如此这般昏昏默默,过不多时,忽觉一阵柔和之力传来,顿时止住了那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之感。
风雷乍停,身下有踏实之感传来,一切都停了,众人这才敢睁眼来看,一看之下,却是大惊。
今天带学生比赛,有点忙,下一章下午的时候再发吧,实在没时间码字,但是两章还是会保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