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藤:风雷九影

第七九章 调查

云华点头:“这我自然知道,正因如此,我才给司藤办理了合法证件,她属于合法居民,不会去做违法的事情;她是我的妻子,所以我不希望你们以后过多来打扰我们的平静生活。”

顿了顿又道:“至于昨晚的事情,那是司藤的仇家上门寻仇,我们自卫反击,那人你肯定认识。”

李正彦:“哦?是谁?”

云华说:“丘山!”

李正彦眼睛一眯,似乎有点不信,疑惑道:“丘山道长不是多年前去世了么?”

云华却道:“究竟是去世还是失踪,你去看过了?”

李正彦略微尴尬道:“其实当年丘山道长因司藤一事,一直被悬门所不齿,所以我们是不会去关注他的,只是听说去世了,并没去深究。”

云华点头说:“丘山昨晚来寻仇,打了一架,让我弄掉一条胳膊,但让司藤放了,事情就这样,老悬师,不送了!”

李正彦却摆摆手乐呵呵说道:“不急不急,小兄弟,我是真的很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我们可以为你解决很多麻烦事。”

云华不耐烦道:“我没兴趣,有那时间劝我,你不如先去把丘山搞定吧,那老狗动不动就咬人。”

李正彦笑着说:“丘山的情况我会去调查的,小兄弟有什么好建议没?”

云华回答:“还真有,丘山还有个名字叫单志刚,前段时间在苍城山杀人被抓,后来越狱出来找司藤麻烦,你抓到丘山也算大功一件。”

李正彦笑着说:“倒也是,涉及这类人物犯事,一般人还真拿他没办法。”

顿了顿又说道:“小兄弟把昨晚的经过详细说一遍吧,也是我的任务,你刚刚说的太简单了点,你说完我就离开,不再打扰你们夫妻二人。”

云华无奈,只好把昨晚的事情确确切切的和李正彦说了一遍。

李正彦见了解的差不多了,也准备起身离开,临走时又递给云华一张名片说:“有情况联系我,还有让司藤女士也注意一点,别在平常老百姓面前显露能力,免遭不必要的麻烦!”

云华点头收下。

等送走之后,司藤回到屋里。

司藤见云华进来,就问:“人走了?”

“走了,我还把丘山越狱的事情告诉了他,想来能让丘山折腾一会,免的整天来找麻烦!”

司藤颔首:“我本就是想好好生活,只是有人不想让我过安生日子,我也从未想过去找丘山的麻烦。”

云华听后坐到了司藤身边,想着丘山运气倒是真好,司藤曾经敬重他,而现在的颜福瑞一样敬重他,只能说他眼光不错,只是心太狠,太毒辣。

丘山此刻被锁在铁笼里,如同他当年对待司藤一样。

临近中午时,他见到了一个气息较为鸩羽弱几层的人,来的正是云华的老熟人鹤鸣山。

也正是鹤鸣山请的鸩羽出山,给出的酬劳是身上一半的毒液。

他们认识已久,都喜毒物,鸩羽对鹤鸣山身上的剧毒垂涎已久,但鹤鸣山背后有个“大人物”撑腰,他不能贸然去挑衅,况且如今谁身上没点保命的功夫,更何况是鹤鸣山这种老毒物。

但机会是等来的,就在前段时间,鹤鸣山上门求助,并且密谋一件所谓的大事,他一听便答应了,能财权双收的机会自然要把握住。

鹤鸣山瞥了一眼笼中的丘山,戏谑道:“丘山道长,久仰大名!”

丘山眯着眼:“阁下是谁?”

鹤鸣山露出胸口一处狰狞的伤疤,说:“这是司藤的杰作,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丘山道长不必在意门第观念,所谓合作共赢嘛!”

丘山扫了两眼,见伤疤模样似乎是被巨物砸伤的,中间一个大口子,边上裂纹一条条辐射出去形成网状。

而后继续闭眼,不再搭理鹤鸣山。

鹤鸣山阴沉着脸,冷哼一声:“不合作便在这等死吧!”

鸩羽在一旁并未说话,他正在考虑如何能将鹤鸣山以及他背后那个所谓的盟主也一并收拾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这部诗集,是诗人毛江凡20多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回望与阶段性总结;是对这个日新月异、辽阔壮丽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抒写;是对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真诚歌咏;是对黎民苍生、世道人心的命运记叙与心灵观照;是对生命、人生、自然万象、世界万物的相对性思考与自省式表达。这部诗集经精心遴选,共选入诗人多年来创作的120多首诗歌。整部诗集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为“尘世帖”,第二辑为“四时书”,第三辑为“万物
毛江凡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来到雪鹰领主的世界,成为东伯雪鹰的舅舅墨阳琛,学习法术,领悟真意,突破神明,天赋绝顶,顺风顺水。唯一的麻烦就是要时刻担心未来的大腿会不会消失?“雪鹰实力提升有点慢啊!我还得帮帮他。”《莽荒纪》《星辰变》《飞剑问道》《盘龙》《吞噬星空》…………一个舅舅帮助外甥利人利己的伟大胸怀……
梦光华影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我们每个人曾经都经历过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文字记录的美好故事。
从前有个故事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