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第234章 祖宗之法

一个身穿长绸、腰饰翠玉、手拿折扇的年轻男人,正在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剑眉星目,气宇轩昂,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

看到陈歌睁开双眼,男人显得十分激动,脱口道:“陈兄,你终于醒了,可吓死小弟了。”

望着眼前的陌生男人,陈歌一脸惊讶:“你是谁,医院的男护士?你们医院这么开放都能穿古装来上班了?”

年轻男人闻言大惊:“陈兄,你这说的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不认识我了么?我是王雱啊!”

“王雱?”

陈歌刚要说不认识,一股无比磅礴且陌生的信息像是触发了点火装置一般,在他的脑海中轰然炸开,陈歌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眼前一黑,差点再次失去意识。

良久,陈歌才缓过神来。

这是属于他脑海中的另一段记忆,这段记忆告诉他,他是大宋勋贵陈氏的第八代曾孙,根正苗红的官宦子弟。

这一支陈氏历史悠久,发迹于唐末,宋太宗和真宗年间达到鼎盛,而后就一直走下坡路。

太祖陈翔,为唐末并门的书记官,因为劝说入川的王建不要称帝,被贬谪为新井县令,后弃官居阆州西水。

远祖陈诩闻父弃官居阆州西水,遂携妻、子由湖南新化寻父入川,与陈翔团聚。

鼻祖陈昭汶,无意官场,醉心于诗书,对儿子悉心教导。

高祖陈省华初入仕途,就得到后蜀国末代皇帝孟昶的重用,任西水县的二把手,但好景不长,公元965年,后蜀投降大宋。

陈省华擅长水利和理财,先后被任命为栎阳令(郑国渠所在地)、京东路转运使(地方财政一把手)、苏州知府、开封知府,官至左谏议大夫,卒赠太子少师、秦国公。

陈氏的发扬光大可以说是在陈省华开始的,无他,陈省华的肾好!和妻子冯氏生了三个孩子,个个都是人中翘楚。

曾祖陈尧佐,家中排行老二,继承了鼻祖的优良基因,同样擅长治水和理财。

在进士及第后陆续担任两浙、京西、河东、河北路的财政一把手;天禧年间,临危受命,担任滑州知州,治理黄河决口,效果显着。

进入中央以后,高祖一路高歌猛进,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干了三年宰相,然后以太子太师致仕。

曾祖的两个兄弟也是不遑多让。

老大陈尧叟,宋太宗端拱二年状元,身上也流淌着理财的基因,任广南西路的财政一把手,后来一路干到了户部尚书。

这当然不是终点,陈尧叟还擅长军事,稳定了东南边境,回京后担任枢密使。

太宗、真宗年间,战事频繁,急需军马,满朝文武,除陈尧叟外,竟无一人能办好此事,朝廷只好让陈尧叟以枢密使的身份兼管军马。

陈尧叟后来升任宰相还兼任了三年的枢密使,可谓是深得皇帝信赖,但因为工作量太大,积劳成疾,五十出头就因病去世了。

老三陈尧咨,真宗咸平三年状元,不善理财善骑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欧阳修《卖油翁》里面的那个神射手写的就是他。

他性情刚烈,虽是状元出身,却更喜欢舞刀弄枪、骑马射箭,历官永兴军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等职。

这是陈家的高光时刻,一门三进士,其中两个是状元。三子同朝,身居要职,为将为相。

祖父陈学古,是家中的独子,没继承到高祖、曾祖们的优良基因,科举多年未中,后来在恩荫制度下当了个散官。

由于政事太过繁忙,曾祖陈尧佐是老来得子,等到发现大号练废了,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精力再建小号了,视为平生憾事,故而在陈氏家训中增补了一条:无可救药就趁早生娃!

父亲陈元学,也是科举多次不中,干脆弃文从商,做起了药材生意,有曾祖们的名声在,倒也无人敢惹,赚下了丰厚的家底。

父亲遵从家训,趁早生娃,结果一口气生了七个女儿,脸都绿了。在大宋,嫁女儿是要准备一笔丰厚嫁妆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夜操劳,陈家香火还是续上了。

陈歌是家中的独子,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被祖父和父亲两代人寄予厚望,打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解试之后,陈歌又顺风顺水的通过礼部组织的省试,获得了举人的头衔,只待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对举人的殿试。

……

两段截然不同的记忆,在陈歌的脑海中不断交织,复杂的情绪冲击让他头痛欲裂,一滴泪水不受控制的从陈歌的眼角滑落。

陈歌没来得及查阅更多记忆,身体忽然被人摇了摇,紧接着,王雱的声音就在他耳边响起。

“男子汉大丈夫,不就是昨夜赏月从房顶上摔下来嘛,有什么好哭的!等你伤好了,小弟做庄,咱们去潇湘馆玩玩,权当给子正兄赔罪了……”

子正是陈歌的字。

子正出自《论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寓意是:严以律己,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耳边的声音太过聒噪,吵的陈歌心烦,他艰难地睁开眼睛,映入眼前的正是不断絮叨的王雱,关于他的记忆也一下子浮上心头。

王雱,字元泽,抚州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二十三岁便已高中,前不久的省试位列第二,仅在省元许安世之后。

陈、王二人既是同窗,又是同年,感情十分深厚。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王雱他爹王安石,是陈歌崇拜的偶像。

“元泽兄!”陈歌强撑着坐起来,声音沙哑地开口道:“我身体已无大碍,就是嗓子渴得快要冒烟了,你能不能给我倒杯水来。”

“好好好!”王雱一边应着,一边从桌子上的茶壶里倒了一碗温水,递到陈歌手中。

陈歌一饮而尽,感觉舒服了许多,对着王雱竖起三根手指,平静道:“潇湘馆,三次,还得让李行首亲自陪着。”

“三次?”王雱没好气道:“真当我是腰缠万贯啊!念奴姑娘可是来自杭州的头牌,就是在繁华的汴梁城也能排进前五,出场一次就得一百贯。”

陈歌不为所动,笑呵呵地看着王雱道:“要我给你复述一遍昨夜发生了什么吗?”

“算你狠,三次就三次!”王雱咬牙切齿的答应下来:“你别忘了帮我保守秘密。”

“好说,好说,我什么都不知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