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第72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73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眼下北宋,没有计算机,自然也做不了excel表格,只能靠人一条一条的用算盘计算。

好在古人熟能生巧,在打算盘一路上摸爬滚打,这些度支司的人,个个都是算盘精转世。

在获取知识不便捷的古代,包括北宋,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抽水马桶,其连通器的原理都可以作为传家宝一样流传下去。

这一点,处在知识大爆炸信息化时代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知识获取途径扁平化有多么重要的。

赵桓愿意把自己掌握的绝学传给他们,在度支的小吏看来,是天大的恩惠,多一个技能,就多一份养家湖糊口的本钱。

磨刀不误砍柴工,经过赵桓的逐一指点,他们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阿拉伯数字还有加减乘除几个符号。

一名账房眼中流露着兴奋的光芒:“这等代替之法,简直闻所未闻,简洁方便,用之计数,再合适不过了。”

“我也这么觉得,使用阿拉伯数字,时间上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

“看起来别扭,用起来挺方便。”

“如果用阿拉伯数字来计数,纸张的用量也可以节约一大批,五分之一总是有的,一年下来就是近百万两银子。”

想要查账,算的快是一回事,查的准又是另外一回事,以赵桓先进了小一千年的经验来看,宋朝的流水账,就是一堆烂账,夹杂着各种私货。

赵桓又费了两个时辰的功夫,将收和支的概念交给他们,如何分门别类的将流水账记录成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

这样,后面查找账目中掩盖的问题的时候,就会方便太多。

“你们先练习着,下午咱们用账本试一下手,然后再传给你们一点神奇的东西。”

下午,会计小课堂继续。

赵桓微微笑了笑,俯下身依次查看宫中内侍亲自收回来的这十个箱子,箱子上有标签,标注了箱内账本簿册的时间。

赵桓选了时间最早的一个箱子,从箱子里取出一本账本,展示给下方的“小学生们看。”

“宣和三年四月(太仓)收鱼课银六千四百三十九两四分四厘零。”

就我手中这本账本而言,记载明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根本看不出一丁点的瑕疵。

若是现在大宋评选最佳账本的话,这本账本,不,严格的说是这里面所有的账本都足以入选。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了,即便是大宋衙门这种机构所用的记账方法也超脱不了单式记账法的范畴。

单式记账法容易作假,且查不出来,这就是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吧。

赵桓继续翻阅了几页,看着其中的记载,微微勾了勾唇角,若是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大宋人,即便自己从小就开始研究账目,当账房培养,遇到这些账本,估计也是束手无策,这些账看上去根本就没有问题嘛。

这是这个时代账本的通病,很容易作假,一般的高级账房做账,都很难查出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