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分离版榨汁机研究出来之后,所有人又用了几天的时间,把每种灵植都放进去试了一遍。
在伍易这位对科研一丝不苟的技术顾问监督下,又调整了上千次,终于把每项数据都核对通过。
但是大家并没有因此高兴太多,因为观其那占了好几个房间大小的庞大体积,肯定是无法正常投入使用的。
好在大家并未因此灰心,最难的核心技术都已经开发出来了,硬件设施升级一下不成问题。
因为要解决体积过大的问题,大家提出了各种设想。
其中体积占比最大的,就是那上万颗平铺开来的棋子了。
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畅想,决定从多个方面入手改进。
最容易解决的就是改变棋子放置的方式,平铺开的棋子占地面积太大,可以改进为转经筒的模式。
比较难的就是改变棋子本身体积的大小。
把棋子炼制小一点问题不是很大,难就难在空木绘制阵法的时候会因此受到约束,这要求他绘制的技术要更加精益求精。
还有一个更难突破的理论是伍易提出来的。
他经过分析对比发现,其实很多灵植里面所含有的成分相似,只不过含量不一样,导致他在分类的时候就多达上万种。
就好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里面都含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只不过数量不同,所以最后呈现的物质不同。
如果能在一个棋子里面,根据分子的含量反应出不同的物质,那么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棋子数量。
电羽将之理解为多层次物质识别器,需要调整棋子里面的初级代码。
这个技术难度要求实在是太高了,电羽没有把握可以做到。
但是伍易提出了这么先进的理念,她肯定要去试一试的。
山中无日月,寒暑不知年。
沉迷于研究的几人不知时间飞逝,等他们终于把原本占了好几个房间大小的榨汁机,体积锐减到只有一张桌子大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
格物致知,实践出真理是没错的。
在这一个月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更上一层楼。
空木绘制的阵法更为精妙了,伍易对于灵植的成分属性掌控也更为精确,电羽和胡铭两人的炼器水平同样突飞猛进。
而且两个人一起研究《万界炼器录》,居然还真让他们研究出了多层次物质识别器,成功让一颗棋子可以识别出多种同类型物质,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之前《万界炼器录》对于榨汁机的定位,成为了电羽过不去的坎,如鲠在喉。
她还专门暗戳戳地内视识海,看了看《万界炼器录》对于再次改进后的榨汁机的认定。
发现已经成功摘掉了它‘超’的帽子,从‘物质分离榨汁机——超低阶版法器’,变成了‘物质分离榨汁机——低阶版法器’。
电羽安慰自己,短短一个月,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嘛。
现在电羽感觉给它起名为榨汁机实在是太拉了,得换一个威风一点的名字才行。
电羽向小组成员征集名字,继霹雳粉碎机、天霸螺旋仪、惊龙破魂盏这些中二又天马行空的名字被大家否决后,还是设计师玉慈提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名字被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