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化世界源界篇

mission70 解谜time

画卷的华丽完全体现于它的各种装饰和吸引周围起源力量的能力。这也是唯一一件能与周围环境扯上关系的道具。

混乱自然是画的内容完全无法破译,或许需要什么关键性道具才有可能解得开。

可是,六条路的确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是外面的人因为人少而对路线进行过修改,总体的流程不会有变动,他们又重复了一遍流程,可是依旧没有发现任何新的提示或者道具。

唯一的办法就是撞运气了。

好在方许文运气不错,他没有首先尝试对画使用什么解密手段,比如特制药水什么的,他的运气在于他的直觉,直觉告诉他要从那起源力量下手。

他的运气同样也在于自己库存的确是各种道具一应俱全,比如,能量场探测器。

把这俩同时拿在手,方许文再一次一个人逛了一回六条路线,企图找到会让这幅画周围的力量产生不同波动的地方。

另外两人则是对着提示和故事进行着推测,想在剩下的十四件道具中选出正确的八个凑成四件套。

其实也很好推断,从道具的种类上不难看出半写的书和羽毛笔这一对与知识有关;而地图那两件与功臣勋章粘合剂这两对是政治上的两个选项;而排除掉那副特殊画卷,正确的答案肯定会有一个是空白画卷和画笔;最后则是衣服与缝纫机,这对肯定与爱情相关。

安蕾娅先将唯一可以确定的画卷与画笔收好,摆放在了单独一堆。

首先解决枯木与光团的归属,安蕾娅再次读了一遍它们的提示词:枯守这个牢笼,在这里暗淡无光。

“枯守牢笼?指的是守成,没有活力吧?”金伍舍比对着故事里浮士德的经历,几分钟后,他得出了结论,“这里说的很清楚,因为他有丰富的知识,但却毫无用武之地,最终也没能传播出知识的光彩。”

“所以这样说,这根枯木和光团是代指知识。可是那本书呢?半写却未能精进也是一种矛盾冲突吧?”

金伍舍提出了这个疑问,但是又很快的自己抛弃掉了这个想法。

“他生活在那个知识无用的环境,那本书的提示却是带着学生上上下下,纵横驰骋,说明很有活力。”

安蕾娅补充了一点:“其实提示就和道具已经有冲突了,而且是并不服务于整个故事的冲突。”

“‘我已对哲学、法学、以及医学方面,还对神学都花过苦功,彻底钻研’这前半句就证明这本书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个完本,而不应该只有一半的内容,所以它自相矛盾,知识方面应该就是那根枯木与光团的组合了。”

第二个方向也确定了下来,安蕾娅将这两个道具放到了画卷那一堆,开始向着第三个方向推断。

但是这时候他们犯了难,因为她们其实并不知道那副画卷和画笔是哪个方向的,这也说明其实他们只找对了一个方向。

由于画卷的提示词与断裂彩羽的提示词有些模糊不清,两人决定先把政治方向的答案找出来。

摆出了两个提示词和双边道具之后,两人便开始了猜测。

“这个勋章代表着主人公官至高位,所以他的确获得了政治方向的快乐,而断裂则也意味着他的生涯的不甘与苦难,这么理解应该没有很大问题吧?”

金伍舍首先对自己得到的勋章进行着分析。

的确,这勋章自身的存在就很好的证明了冲突。

可是那份模糊的地图其实也有冲突,依稀可辨的精良做工仍然提示着两人这本该是用于真正的高层会议的拟真地图,既然这物品与主人公有关,那么就说明主人公其实也是高层之一,而模糊自然就是发生了大型动乱,与官途不顺的冲突自然也能对应。

既然道具的本身都符合冲突的条件,两人只能够从提示词与那两纸故事之中入手。

大约一刻钟的重新思考过后,安蕾娅还是将那地图与制作材料放到了正确的那一堆之中。

看着金伍舍还在疑惑的目光,她只好解释道:“既然道具本身没问题,那么就只能从提示词与故事的关联来看了,勋章的提示词只体现主人公刚刚体验做官的心情,而地图的提示词却是揭示了做官的两种心境,与天堂之中做恶梦,这不就是故事里的冲突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