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扈家庄崛起

第五十三章 扈家新产值万贯

供货商这头,石碣村的水产供应充足,但因为梁山水贼的干扰,目前只能少量供货,等三庄水寨建好,驱逐了水贼,就可以敞开供应了。

这段时间,扈家庄在金堤河和浑河交汇处建了好几个作坊,其中的重点项目就是腌货作坊。

祝家已经送来了大量私盐,渔民由浑河把水泊里的鱼货运来,再进入作坊进行腌制。

作坊里的工人都是扈家庄的平民,腌制技术则是扈成提供的。

扈成的农业大学没有白上,村官也没有白当,各种农副业技术都谙熟在心,随便就写了一套腌制流程,对工人进行几天的培训之后,便可以上岗工作了。

“平常家里的腌鱼要用盐腌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我们放得盐重,只需三天就可以了。”

腌货作坊的掌柜指着几排四尺高的大缸,对前来视察的扈成说道:“第一批咸鱼已经腌好了,正在晾晒,再晾晒五七日就可以出货了。”

扈成跟他走出腥涩潮湿的作坊,来到向阳的空地上,只见一排排麻绳上挂满了咸鱼,足足有两亩地大小,随风摇动,煞是壮观。

掌柜解说道:“因为盐贵,普通人家平时很少腌鱼,都吃风干鱼或者熏鱼。但是风干鱼制作时会受天气影响,熏鱼要费柴火,都难以大量产出。”

“盐够用的话,还是腌鱼最好。现在我们这里一次能产一千多斤咸鱼,只要鱼盐供应充足,我们再加人手和腌缸,可以三天产一批,甚至一天产一批!”

扈成笑道:“哪有那么多盐,每月一万斤到顶了。”

“够用了。”

掌柜笑道:“小人还想再腌些水产野菜,也清爽可口,一定有人愿意买,不过还要问曹大掌柜那边的主意。”

扈成道:“这要看利润如何,如果比腌鱼赚的多,不妨也腌制一些。”

二人正说着话,迎面碰上鱼乐商行的伙计,向东家行了礼,焦急询问掌柜,何时能够出货?

听掌柜说还要等几天,伙计正色说道:“就三天,曹大掌柜那边的开业仪式都定好了,绝不能再拖了。”

掌柜抬头看了看太阳,点头道:“如果天气一直这么好的话,就能成,若是遇到阴雨天的话,那就……”

“不行!只能三天!”

伙计态度十分坚决,说道:“这是你上次给我们的日子,请柬都发下去了,不能让客人白来。”

掌柜看向扈成,扈成摆手道:“不要看我,生意上的事,你们自己商议。”

掌柜一咬牙,说道:“好,三天!鱼晾得不好你可别怪我。”

伙计笑了起来,说道:“你放心好了,这一千斤咸鱼已经被人预定一空。客人们买回去不是立刻吃了,也会自己晾着风干,不会发馊的。”

扈成问他:“你们一千斤咸鱼,除掉成本,能净赚多少?”

伙计说道:“回东家,咱家买入的盐十分便宜,鱼更便宜,一斤也就一两文钱。现在市面上咸鱼却是稀缺货品,一斤能卖到五十文以上。算下来,这一千斤咸鱼,大概净赚三十贯上下!”

“啊,才三十贯啊!”

扈成很有些失望。

“东家,不是这样算的。”

掌柜的急忙解释:“这只是眼前一批的利润,一千斤咸鱼需要一百斤盐,若每月能有一万斤盐,小人这作坊全力开工,便有十万斤咸鱼,是三千贯呀!”

“哦,如此才有赚头嘛。”

扈成笑了笑,其实他早就和曹正算过,故作不知乃是像考考这二人。

作坊掌柜和商行伙计果然都是精明人,他很是满意,又问那伙计:“咸鱼出货太多,能卖得出去吗?”

伙计自信笑道:“东家不知我大宋国一年要吃掉多少食盐,咸鱼能当肉吃也能当盐吃,吃咸鱼比吃官盐更划算。十万斤咸鱼而已,光京东路都不够分。”

“眼下我们商行只在周边三州销售,等货物多了,就会销往更多的地方,到时候只愁货少,哪里会嫌货多!”

“哈哈哈,你们做得很好!”

扈成哪怕知道数据,亲耳听人说出来,也不禁开怀大笑,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加大私盐的购入量,继续扩张规模。

大宋国自道君皇帝上台之后,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加大了对民间财富的掠夺,官盐从以前的五六十文一斤涨到了百文一斤,私盐也从一二十文跟着涨到了三五十文。

祝家的私盐成本价是十几文,答应以二十文的低价每月供给扈家一万斤,本来扈成还觉得够用了,现在又有些不满足了。

私盐的利润是成本的两到三倍,而扈家的腌货利润则是五倍以上,比贩私盐还赚得多!

高额暴利让扈成不禁贪心大起,还想把生意做到更大。

可是冷静下来一想,自己做得是犯法的买卖,动静太大可能会惹来麻烦。

而且关键原材料全部寄托在祝家身上,赚钱太多肯定会让祝家眼红,说不定某个时候就切断了自己的生命线。

“唔,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视情况而定吧。”

他心里思量着,脚下穿过咸鱼晾晒场,到了隔壁的一大片场地,也挂满了各种水产野菜。

这是在晾干菜,虽然利润不多,一月也能赚百来贯,产量上去后,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出了咸鱼作坊,往前两里多地,就见一处地方,芦苇和蒲草堆得像小山一样,‘山’下坐着近百个工人,以妇人为多,全都在编织席子。

这里是扈家庄的草编工坊。

八百里梁山水泊里的芦苇和蒲草简直无穷无尽,以当世的技术水平根本收割不完,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

芦苇、蒲草的编织品是这个时代家户的必需品,穷家富户都要用,还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损耗快,需求量极大。

此商品一向也是周边人家的一项重要收入,只是因为水贼肆虐,水泊附近这个产业也萎缩了。

扈成看准了商机,便想垄断此行业,准备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要把梁山泊牌编织品销往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