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给朱棣讲蒙古西征

第42章 土地兼并(作者扑街了,详情请看作者说)

老朱的脸色越听越难看了,恶狠狠的咬牙说道,“真是好地主啊!”。

身后的红袍官员一听,腿都不由的一颤,突然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

黑板前的张之庆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他已经进入了一种状态。

“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许多破产的百姓沦为地主的佃户和雇农,被收取高额的租金,有的地主越做越大,甚至成为地方的豪强,但是地主需要的雇农和佃农是有限的,更多的破产农民活不下去,只能在全国各地四处流浪,这也就是朝廷口中的流民!”

此时的老朱已经在暴怒的边缘了,拳头攥得紧紧的,甚至都能听到嘎吱嘎吱的声响。

朱标的眉头愈发紧蹙了起来。

身后的那些红袍官员止不住打颤的手,一道道冷汗,从他们的鬓角流下。

“以至于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来说,大地主往往比流民更加具有危险性,流民无非是对当地治安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地主却能威胁到皇权,历史上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历史上的君王们比起拉拢百姓,更倾向于拉拢大地主,给予更多的福利和政策,比如说免税,官场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税收,比如说一名敌方税官起初,粮食要按产量征收,不过这种收税方式计算起来很麻烦,所以后世的君王为了方便就把这种方式改革了,就是根据以往的税收总额,提出一个总的税收目标,然后以这个税收目标除以土地面积,这就是每亩地的赋税定额,而且为了方便,不能直接征收粮食,要拿这些粮食去换银两,再作为税收交上去”。

张之庆说累了,喝了口水,顿了顿继续说道。

“税官直接按土地面积征收银两即可,依据以往的经验这亩地产量多少算出来的,定额不会太高,但是大地主的免税制度和土地兼并的大背景下,农民的实际付费其实远远高于定额,比如说20亩田平均每亩收100斤20亩就是两千斤,但是有10亩被地主给兼并了,因为免费这种地主不用交税,所以税官没办法,按照这20亩的定额,只能把那10亩的1000斤,均摊到未被兼并的那10亩上,农民的田地直接税收暴涨到了200斤,这时突然天降旱灾,大量的田地被荒废,就剩了4亩,其余两亩被地主兼,剩下两亩农民田地将承受这20亩的所有定额,也就是说这两亩地一亩将承受1000斤的税收”。

张之庆看了一眼老朱的表情,他已经到控制情绪的极限了,张之庆决定再加把火。

“另外还要注意一件事情,之前朝廷直接征粮嫌麻烦,定下的规矩,把粮食换成银子在上交,而农民好不容易刚刚够1000斤,去集市换银子,发现粮价又跌了,根本换不够交税的钱,而税官还在苦苦相知,这些未破产的农民们,天逢旱灾和土地兼并,而税官们还在用以前登记的田地面积征税,大量的农田因为旱灾荒芜,所以他们就把税收额度全部算在那些未破产的农民手里,矛盾越来越加深了,终于有一天农民们爆发了,他们杀了税官,还有县令攻打县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开始了,那些之前被大地主们搞破产的流民们,也跻身加入了!农民起义在全国开花,直至打入京城,皇帝上吊自杀!一个王朝就这样完……”。

“够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