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永劫:从火影开始

第31章 落幕

第126章 落幕

蕾安娜与律者彼此间死斗的场景,比起任何人的预想都还要更加野蛮而疯狂,甚至于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她们似乎是抛弃了所有的杂念,将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仅仅是以将对方葬送作为目的。

场景的惨烈,可以说是超越了人类的常识和想象力。

已经化身为律者的‘希儿’,掌握着能够令万物凋零的‘死亡’的同时,也掌握着令肉体再生复原的‘创生’之力。

在这创生之力下,即便是身躯被几乎撕裂,也能够瞬间恢复,纵然大半个身躯在神枪的力量下被破坏成了原子形态,也有着将其重构的力量。

与律者相比,蕾安娜虽然没有自我再生的力量,在圣光的力量下,她几乎同样拥有着毫不逊色的治愈能力。

只要她的信仰未曾断绝,只要她的心念未曾崩塌,只要她的意志永不熄灭,那么圣光便会永远的回应她、拥抱她,让她无数次的重新回归巅峰,永远的徘徊于死亡之前。

也正是因此......彼此的战局显得更为惨烈。

厮杀、破坏、再生、厮杀、破坏、再生......永无止境的轮回!

两个仅仅从躯体方面而言,已经能够称得上是‘不死’的少女彼此厮杀,其场面会是何等的血腥,似乎已经显而易见。

明明交战的双方,无论是哪个,都是若是安静下来便能够令人心生‘人畜无害’这般想法的少女。

可是最终酿造出的,却是近似于绞肉机的战场的景象,无论是谁,看见这种战局,都仅仅会感到难以介入其中。

逐火之蛾那边赶到的支援,能够做到的更是仅有远远地围观,肉体凡胎的士兵们根本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增援的能力。

能够插手这场战斗的爱莉希雅和普罗米修斯,则被随后赶来的圣徒们若隐若无的锁定,断绝了她们插手的可能。

这是属于他们教会全体对曾经的圣徒希儿的告别仪式,绝对不容许被外人打断。

......

轰轰轰!

激烈的碰撞在持续着,那挥舞着镰刀的少女,浑身都被能够招致破灭的黑雾覆盖着,背后的黑色双翼狰狞而又扭曲,仿佛是象征着死亡的灾厄之影。

而对面的金发女孩儿,手中紧握着至强至圣的命运神枪,那飘扬着的每根发丝都被耀眼的光芒笼罩着,让她看上去就像是神圣的女武神。

两人明明彼此近身争斗,距离接近得偶尔甚至可以看到飞扬的发丝交织着的画面。

但是,彼此间却又是如此的泾渭分明,就像是作为分界线将两个彼此间对立的世界划分而开。

满溢着狂气的猩红眼眸,和光辉纯粹炽盛的翠绿色眼眸,无言地对视着。

但是,双方都能够清楚,对方的眼睛中蕴含着的意味。

那就是将彼此彻底消灭。

终于,战局惨烈程度抵达顶峰的时候,陡然被其中之一直接拉到了终局。

“再见了希儿,再见了我的朋友!”

蕾安娜悲切怜悯的最后看了一眼律者,心念和生命在这一刻陡然燃烧到了顶点。

“以此一击,贯穿星辰!”

辉耀璀璨的金色光辉照亮天穹,璀璨的光华自枪身绽放,积蓄的能量在此刻同时爆发。

一道金色的光炮自枪尖涌出,轰碎了律者周身的死亡黑雾,如一道瀑布般狠狠的轰在了律者的身上,恐怖的余波在地面上掀起了一条由石土组成的海浪向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