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永劫:从火影开始

第16章 试炼

第111章 试炼

次日清晨,晨曦之堡,足以容纳6个足球场大小的巨大的演武广场。

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身份,不同目的的第一批信徒志愿者们排着整齐的方队,站在广场的中心,神情各异的看着前方那个高达几十米,占地近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祭坛。

他们在等待着那位圣光真理教的创立者,以单人之力讨伐两大律者,号称‘人类救主’‘行走在地上的神明’的歌月的到来。

嗡!

突然,众人觉得身体一沉,那并非是作用在身体上,而是在精神层面上,一种无形、庞大而沉重的庄严感,犹如一座大山一般狠狠的压迫着他们的心灵。

他,要来了!

这一刻,所有人心中不约而同的升起了这种想法,有些紧张的屏住呼吸。

忽然好像是感觉到了什么一样,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抬起头看向半空......

似乎,有什么东西要出来了,不,不如说是降临——有什么君临这一切的强大存在,即将降临在众人的面前。

嗡!

就在他们升起这个想法时,一阵微风吹了起来,沉重的空气波动,缓缓地从遥远的那一侧涌来,宛如巨人的吹息。

很快地,众人的眼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金色光点,随着那小小的金色光点不断地在视野中放大,人们的瞳孔也不由自主地扩大了。

那时光,璀璨的光,圣洁的光,治愈一切、净化一切的耀眼光辉!

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他古奥庄严的躯体,祂的光辉胜过了时间的一切色彩,比任何事物都要美丽,那种美是圣洁之美、雄浑之美和深邃之美,令人敬畏。

那纯粹辉耀的金色身姿,光是是存在着,就几乎让整个世界变得无比渺小。

从天地尽头倾泻而下的庞大气息宛如过境台风吹得让人心中生不起任何一丝亵渎的思想,心中所有的阴暗,一切阴秽的恶念全都在神圣的光辉下被净化一空。

神只,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的产物,被称为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超凡生灵。

这一刻,沐浴着璀璨圣光的歌月被他们从心底认定成了传说中伟岸莫测的神灵。

【诸位远道而来的人们啊,我名歌月,是圣光真理教的创立者,你们可以称我为光辉大主教。】

【我知道你们来此并非单纯的皈依圣光,而是抱着某种目的而来,不过无所谓,圣光会包容一切,净化一切!】

【凡信仰圣光者,必将得到圣光的庇佑,从而觉醒神性的光辉!】

明明没有言语,但神圣威严的声音却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响起,如晨钟暮鼓一般令人振聋发聩。

他们如遇神明,如得天启,从心底不可自遏的兴奋、激动起来。

那些真心追寻圣光而来的寥寥几位皈依者,更是向歌月跪了下来,虔诚的祈祷、礼赞起来。

一缕缕凡人不可察觉的信仰丝线从他们的身上升起,然后被歌月种在祭坛中央的世界树种所吸收。

“没想到,这群人里竟然真的会有虔诚的信徒,数量竟然会有8个!”

看着那些信仰丝线,歌月不禁有些讶然.

而更让他讶然的是,这8道信仰丝线中,除了那3个虔诚的信徒之外,其余5条中竟然有一条来自那些宗教的群体,一条来自逐火之蛾的士兵,三条来自那些大崩坏的幸存者们。

顺着这5条信仰丝线的源头看去,来自宗教群体的是一位身材娇小,面容甜美,有着一头纯洁银发和湛蓝眼眸,不过十一二岁大的小女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