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这个切向速度达到一个限值——即坠落的空间大小和因切向运动所产生的拓展空间大小一致时,便会始终保持在一个与独眼星表面某处相对静止的距离上。
同理,当线速度小于这个限值时,太空发电站会以抛物线的形式逐渐坠落到地面。
反之,则越来越远,最终离开独眼星的引力束缚。
这也是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而现在,太空发电站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白计算了太空发电站切割磁感线时消耗的机械能,推算出两个限值。
这两个限值分别是“脱离星球引力束缚的最高点”和“即将坠入星球的最低点”。
只要控制太空发电站在这两个点之间缓慢移动,再加上它本身被星球引力影响而产生的庞大机械能,便能稳定而快速地切割磁感线,源源不断地产生电能了!
而所需要消耗的能源极其微小。
只不过是进行自身的上下平移时需要的一点点动能而已!
而初期投入,也不过是建造太空发电站的原材料,以及推动太空发电站加速到指定轨道和指定速度的一些能耗。
而这所有的一切投入加起来,最多也只需要一个月,就完全能够回本了!
这个发现,让所有双星人大喜过望。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所有太空发电站建设完毕,他们的能源危机立刻就能解决!
源源不断的电能,完全足够支持所有超级计算机组全功率全天候地运行!
甚至就连太空发电站本身位置切换问题,也可以用电能来进行转换!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近似于一个永动能源了!
当然了,即便如此,双星文明还是要向外扩展、向外探索的。
能源危机解决了,不代表他们真的能凭借一两颗星球的资源一直用下去。
单个星球上的许多资源都是短期内无法再生的。
就算是加上隔壁那颗正在由工业机器人开发中的毗邻星也不够。
独眼星和毗邻星本来就小——他俩本来应该是融合在一起才能变成一颗大行星的。
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星,迈向浩瀚的宇宙空间,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在吩咐四名智能管家自行继续搭建各自对应的太空发电站后,白则开始推动下一步计划的进展。
外星探索!
双星联邦公历530年。
也是双星文明与白签署《契约》的七年后。
一艘太空飞船从第五超算组城市中升起。
这艘被命名为“开眼号”的宇宙飞船上,搭载了第五智能管家斯蒂文斯特的部分机组作为飞船智能模组。
双星文明的AI技术确实高明,但资源有限,当初打造五个超算组已经几乎耗尽了他们90%的星金储备。
剩下的用来做太空发电站和星金缆线都够呛,自然不可能再匀出一部分来重新做超算了。
没办法,只好拆现成的。
而除了超算组外,开眼号宇宙飞船上,还放置了一架架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不过这些机器人目前都还没有被激活。
飞船此行的目标,是位于双星行星系第三行星轨道的那颗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