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项羽,偷听我心声逆天改命

第108章 未来可期啊

第108章 未来可期啊

项隆对未来,还是有着美好憧憬的。

随着自己穿越而来,项氏一族的未来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光明。

老爹也变得越来越不项羽了,但这是好事。

若老爹一直跟历史记载中的项羽一样性格,那他只能做一个悲情英雄,让后世人感慨万千。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项隆也要完蛋。

老爹现在这样挺好的。

项隆知晓,随着荥阳、敖仓被拿下,只要定陶那边的大父不出事,老爹进军荥阳有大量粮草做支撑,灭秦形势一片大好。

虽然,各路诸侯自私自利,但是,看到如此形势之后,他们肯定也会快速出兵,跟大父他们一起消灭章邯。

只要消灭了章邯,便可合兵一处进攻关中。

然后,就可以给灭秦大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之后的事情,便是项氏称帝,消灭不臣。

自己再给老爹送上个地球仪……

让老爹的兵锋,席卷全世界,做个球长。

而他项隆,则是球长的儿子,或者说逍遥太子爷,逗逗妃子、游山玩水、尝遍世界美食……

这样的日子,好酸爽,就如那老坛牛肉面般。

项隆心中美美的想着。

未来可期。

……

彭城,左尹府。

萧何正坐在桌案后,翻阅着楚后方各地送来的各种公文,处置政务。

随着萧何主政楚地,如今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了。

百姓们的满意度都很高。

特别是萧何将“项籍水车”,作为重点工程,在整个楚地的重要农业耕种区推广开来,引起特别巨大的反响。

楚地百姓都对项籍水车,赞不绝口。

此乃灌溉利器,可以极大的促进农事生产。

萧何相信,光是推广了项籍水车这一项,就能提升不少粮食产量。

同时,使得项籍在百姓心中的声望,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已经超过项梁。

另外,萧何在楚地推行《九章律》,也得到百姓极大拥护。

这一新的律法,非常具有前瞻性,且适合时代潮流。

九章律就像一个极好的模具,将百姓们的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都进行合理的规整。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九章律的出现、推行,让整个楚地都呈现出井井有条的模样。

还有就是,萧何主政彭城后,已经先后三次给前线楚军,运送了征集到的大批粮草。

至于征发兵员的工作,萧何暂时没有进行。

因为,现在正处于秋收时节,百姓们都忙着抢收粮食。

若这个时候,抽调走壮劳力,对于秋收事宜很不利,如此对后面的粮草征收工作也大为不利。

“报!”

就在这时,一名甲士进入厅堂,躬身禀告道:“禀告左尹大人,项副帅,派人来了,正在门口求见。”

萧何闻声,立即放下手中公文,道:“快请进来。”

他对项羽,极为尊敬、爱戴。

在萧何心里,项羽乃是远超其发小刘季的千古明君,确切地说,是项羽拥有千古明君潜质。

萧何非常看好对方,觉得追随之,定能干出一番流芳千古的大业来。

很快,一名小将官进入厅堂,他首先向萧何行了一礼:“参见萧左尹。”

萧何道:“不必多礼,项副帅有何吩咐?”

小将官取出一封信件,恭敬地递给对方,道:“萧左尹,项副帅的指示,都在这信件之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