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未曾言语的萧何,站出来道:“禀项帅,我有一事要报。”
项梁好奇道:“萧左尹,有何事?”
刘季、范增、项羽等人,也是将目光聚焦到萧何身上。
萧何拿来一个布袋,恭敬的送到项梁面前,道:“项帅,布袋中有数卷竹简,里面记载着我接下来治理楚地后方、征调粮草、征发兵员的具体方略,请您过目。若是有问题之处指出,我再次修改,若无不妥我此去彭城便依此施政。”
这几日来,萧何一直在做这些事。
他根据自身所学,以及对秦国律法等的了解,再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治理楚地方略。
萧何非常用心。
项梁闻言,欣慰地一笑道:“萧左尹辛苦了,这些方略留下来,本帅定会好好翻阅,尽快给你答复。”
“为项帅分忧,是属下应该做的,何来辛苦。”萧何谦虚道。
项梁对萧何的态度,颇为满意。
在一旁的刘季,眼眸中却有着阴霾一闪而逝。
他心痛如刀割。
从今日萧何这番举动来看,其心已然向着项氏一族了,自己彻底失去了这一员治国理政的大才。
思及此,刘季气得欲要吐血。
而造成这一切的,都是那项籍,是项籍硬生生将他与萧何这对好搭档给剥离了。
再想起,之前项籍欲要挖张良、樊哙等事情,刘季不禁握了握拳,暗暗发誓:此生不灭项籍,誓不为人!
一刻钟后,项梁与众将、谋臣的会议结束了。
其他人都先后离去,就只剩下项梁、项羽和范增三人,还在厅堂中。
他们翻阅起了萧何的方略。
三人是越看越震惊,越看越佩服。
白发苍苍的范增,一手拿着一卷竹简,一手抓着胡子大赞道:“萧左尹大才,大才啊!这《九章律》若是顺利推行,大楚必兴,以后这大军的粮草辎重问题,便不用再忧虑了。”
继而,范增苍老却精光四射的眼眸,看向项羽,毫不吝啬地大赞道:“副帅的眼光,真是精准而毒辣,竟一眼识得萧何如此大才,并强行挖来为楚所用,老夫佩服,佩服至极啊!”
他这话,也是发自肺腑。
项梁亦是满眼赞赏的看着侄儿。
若非项羽不惜一切举荐、并强行从刘季那里挖来萧何,他项梁根本不可能用萧何,就白白错过了这位经天纬地的治政、后勤天才。
项羽有些不好意思,道:“范先生,谬赞,谬赞了。”
他能够强挖萧何,都是偷听隆儿心声之故。
项梁道:“范先生可不是谬赞,能挖的使我楚地兴盛大才萧何,你羽儿居功至伟!”
项梁郑重其事地朝着项羽抱了抱拳,道:“羽儿,叔父在此代表项氏一族,谢过你了!”
此刻,项梁终于深切地明白,项羽为何以命立下军令状,也要重用萧何,并且不让分散治政权了。
项羽赶忙扶起项梁,道:“叔父切勿如此,侄儿也是项氏的一员,为项氏分忧、挖掘人才,理所应当!”
厅堂外,项隆竖着小耳朵,听着里面的谈话,小脸上浮现出一抹纯真的笑容。
萧何的才干,毋庸置疑。
历史上,那大名鼎鼎的《九章律》可是萧何兴盛巴蜀、汉中、关中的战略纲领、以及施政要略。
后来,大汉朝建立,也是使用《九章律》治国,只是进行了些许补充。
没有萧何的《九章律》,以及萧何的全力贯彻落实,便没有巴蜀、汉中、关中之地的兴盛,也就无法为刘季获得楚汉争霸胜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