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之我有原神模板

第209章 菊花残,满地伤,花落人断肠!

“老毒物,你高兴的太早了!”月关脸上顿时露出一副愁容之色,飞速的身躯缓缓停下,身边一股金色光芒顿时凝聚于体外……

“第五魂技:寒英之聚!”

只见他身躯卷缩在一起,身外那层层金光如同坚不可摧的护盾一般,将他给笼罩在其中。

那一股白色射线也如约而至,结结实实的轰击在了,月关第五魂技之上。

顿时碰撞轰击之声连绵起伏,碰撞所产生的余威轰炸周围,两股光芒顿时大盛…

嘭!

激烈的碰撞不知道在此处持续了多久,最后轰然传出一声剧烈响动。

所散发的威势恍若天崩地裂,周围草木在那两个光芒的笼罩下,顿时化为乌有。

“啧啧啧…你能够跟我叫嚣的资本,也就是你这一块美杜莎头部魂骨了。”

月关语气中带着一份不屑,同时也带着一份羡慕之色,毕竟那可是魂骨啊!

独孤博和月关,两人分别是94级和95级,恰好前者的那一块头部魂骨弥补了当中的差距。

“呵呵,运气也是老夫的实力之一。要是你看上了老夫这块魂骨,杀了我自然归你所有。”

“第七魂技:碧鳞蛇皇真身!”

独孤博呵呵一笑,同时双眼当中爆发着一股磅礴的碧绿色光芒以及杀气,笼罩在这个区域当中。

狂风在此时被带动,独孤博的身后,碧鳞蛇皇的身躯在不断变大,最后直接阴影笼罩一大片区域才停下。

月关见此也是不屑一笑,将手中的奇茸通天菊升入半空中,那一抹金色光芒顿时绽放,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一朵硕大的菊花,停滞在空中。

“第八魂技:流光万丈!”

右手向前摆动,头顶的奇茸通天菊在此刻也同步了起来,那花瓣处直接对准独孤博。

紧接着稍加蓄力之后,那蕴含着无批量的金色光亮顿时化为漫天花瓣,杂乱无章的朝下射去。

“第三魂技:碧鳞护体!”

独孤博顿时纵身一跃,身体上几乎是瞬间形成了一道绿色护盾。

见到目标脱离原地,那数道光芒也如同狗皮膏药一般飞到半空,一副不能打空的模样。

“第四魂技:碧鳞毒阵!”

在空中顿时凌空一踏,顿时荡漾出了几圈碧绿色的涟漪。

紧接着在月关脚下的位置,逐渐出现了一个笼罩大半区域的绿色圈型毒阵,正散发着绿色幽芒。

月关目光向下撇去,顿时露出皱眉之色,他缓缓将右脚抬起,却是深深被粘住,难以挪动…

另外一边。

在漫天星空的汇聚与轰击下,独孤博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第三魂技终究是无法跟第八魂技相比的,那护盾在顷刻间骤然破碎。

几乎是在瞬间,碧鳞蛇皇那庞大的身躯将独孤回包裹,那流出来的一条巨大蛇尾,直接向前重重地甩脱而去。

在半空中形成了莫大的涟漪,直接将那金色光芒如数挡下。

但与此同时,独孤博脸色微变,一抹苍白悄然出现在脸庞上。

能够看见,如玉一般碧绿的蛇尾,在此刻已经是伤痕遍布。

这是武魂真身的状态,所以背后那巨大的碧磷蛇皇如同他独孤博的本体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