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准的把伤口处的一些污垢吸入进了空间中。
一套操作下来,血是不流了,周围的人看着纷纷给孙少平竖起了拇指。
大多是一些京城人,城里人。
“你这小伙子不错。”
外地人一般情况是不能去别的地方的。
这儿九成的是京城人。
要去外地会有很多的局限。
读书算是一个渠道。
需要很多的申请手续,工作读书。
特别是村里人想到城里去,那难的很。
工作人员看着孙少平把东西一样一样的从怀里掏出来。
有些好奇,她看着孙少平的腰间也不像是装了很多东西的样子。
谁出门还会专门带绷带酒精。
孙少平的空间中放了不少的药品。
就是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外还有的就是自己的医术精通,放些药品什么的会更加的方便。
要是没有这些药品,就算是自己的医术再怎么的精通都会非常的麻烦。
没有工具没有药材,能治病就会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止血后,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但是这个妇女还疼的很。
生命安全没有太大的隐患。
孙少平也不能做更多的事情,怕惹出一些麻烦来,很多的事情都不好解释的。
孙少平动手的过程很快。
他使用的手段也是一些比较基础的。
地铁工作人员也学过一些急救,也处理过,但是她看着孙少平的操作方法,操作熟练度,比自己可要厉害太多太多了。
“同志,伱真的不是医学生?”
“不是,我文学系的。不过在老家的时候跟着镇上的大夫学过一些。”
没多久,很多医生过来了。
看了下这边的情况。
“这是谁给她处理的,不能瞎处理,伤到的是骨头就麻烦了。”
然后给受伤的妇女看了一下。
不是太严重。
越看越觉得合适。
“太好了,急救方式非常的合适,来,先把病人抬到担架上去。”
看过之后,这个医生觉得处理的方式太好了。甚至比他们做的还要到位。
没想到这儿还有记者。
京城是大城市。
记者也多。
询问着这边的情况。
很快找到了孙少平这边来。
还给孙少平拍了几张照片。
“同志,你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太好了,甚至可以说挽救了一条人命,挽救了一个家庭。”
孙少平:“我会一些医术,看到了自然会帮忙的。并且那位大姐受伤其实也不是很严重,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这件事情处理了之后,已经是下午了。
出了地铁站,打了个车子到学校去。
这时候的学校已经有着不少人。
把行李搞好后,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
“大新闻,大新闻。你们看看今天的青年报社,看看这一篇报告文学。”
“京城大学生孙少平助人为乐,挽救了一条生命。”
“是咱们系的孙少平。都上了报纸了。”
“大家都看看,看下。孙少平是一位来自西北农村的京城大学大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帮助需要的人......这次经历,孙少平给大门带了很多感受,生命的宝贵,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宝贵。这次的时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大学生助人为乐的风采,体现了人间大爱的真情实义。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者,传递一个温暖的世界。”
孙少平也看到了这张报纸。
自己的事情在报纸最显目的地方。
他都有些疑惑。
那个记者问自己的并不多,自己说的也不多。
竟然能整出那么一篇长篇大论的报告文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