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我与她们斗智斗勇

第142章 直球

第143章 142.直球

一个喜人的结果。

上杉眼睛都放光了,没想到佐藤留奈的事件发生后能有这么多的销量,果然这个年代最需要的就是热度。

上泉纱织笑着颔首:“公司能有今天真是多亏了各位。”

“社长客气了,都是您的指导有功。”

“是啊,企划刚开始时候我还不看好,没想到...”

商业胡吹无论何时都不为过,更何况眼前的就是自己的顶上上司,台下众人也没吝啬自己的吹捧。

上泉纱织听了一阵倒也没迷失,扭头望着上杉笑道:“上杉,接下来还要帮忙,下一份企划你来解释一下吧。”

这话刚说出来就让职员吃了一惊。

“下一份企划?”

“现在就要开始吗?会不会太急了?”

众人的视线落在上杉和希的身上,也是这时候他从座位上起来,开口朗声道:“各位,现在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你们认为这样就够了吗?”

佐藤留奈抿了抿嘴,初定销量二十五万竟然只是‘一些成绩’,他的心气到底有多高?

“上杉老师,虽然我能理解您对作品的追求,但是才刚刚完成了一张唱片,是不是应该先观察一下市场,稳扎稳打比较好。”吉田信问。

上杉望着吉田说:“我能理解吉田编辑的忧虑,认为这个企划开启的太快了,但我要反问,一个唱片的周期动辄两月,如果此时不借着风潮起飞,那要等到什么时候?热度彻底消散了吗?”

“这一点...”

“吉田桑,你的目标是什么?”上杉接着问,“二十万的销量,就能让伱满足吗?”

还没等他回答,上杉就自言自语,把话接了下去:

“不够的,远远不够,我们的目标是与偶像团对抗,创作出举世瞩目的作品,二十五万销量只是开始,我们要做出五十万,乃至于一百万初定销量的神作。”

佐藤留奈听的瞠目结舌,哪怕是她都觉得上杉在痴心妄想,虽然说他确实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也很有才华,但上杉完全没考虑过这些事情的难度。

别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上杉说完之后,办公室陷入了小声的讨论之中。

上泉纱织站起来:“我同意上杉的看法。”

“社长。”吉田信投以惊讶的目光。

“在这份企划完成之后,我已经相信各位的实力了,也愿意去尝试,去拼搏一个未来。”上泉纱织声音坚决:“既然我刚开始相信了上杉,那就会一直信赖他。”

短暂的沉默之后,编辑部的人开始表态了:“既然社长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也没有意见。”

上杉与上泉纱织对视一眼,各自点了点头。

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

第一次企划的完成已经让上泉纱织在公司初步建立起了威信,这时候如果有人敢跳出来反对她,那无疑是找死。

而如今社长大人都公开支持上杉了,那么剩下的人也没有反对的道理。

“我没意见。”

“这边也是...”

市场部,宣传部的人随后立马跟上,只有一个部门的人沉默不语,但上杉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意见。

毕竟,这首专辑全是由佐藤留奈一个人完成。

在散会之后,佐藤留奈第一时间跟上了上杉,脸色有些忧虑:“会不会太急了,其实我等几个月没关系的,公司资金周转的过来吗?”

“没问题,纱织这个小富婆还不至于缺钱。”上杉轻松的回头,“就看你能不能顶得住压力了,这次唱片要是滑铁卢,你我一个都跑不掉。”

“我...我不知道。”佐藤留奈小脸满是郁闷,“我还是一个新人歌手,你这样我压力有点大啊。”

“在音乐这个圈子里没有新人旧人,只有成功者与失败者,压力大就去克服,克服不了就滚蛋换人。”

“你真是个混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这部诗集,是诗人毛江凡20多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回望与阶段性总结;是对这个日新月异、辽阔壮丽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抒写;是对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真诚歌咏;是对黎民苍生、世道人心的命运记叙与心灵观照;是对生命、人生、自然万象、世界万物的相对性思考与自省式表达。这部诗集经精心遴选,共选入诗人多年来创作的120多首诗歌。整部诗集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为“尘世帖”,第二辑为“四时书”,第三辑为“万物
毛江凡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来到雪鹰领主的世界,成为东伯雪鹰的舅舅墨阳琛,学习法术,领悟真意,突破神明,天赋绝顶,顺风顺水。唯一的麻烦就是要时刻担心未来的大腿会不会消失?“雪鹰实力提升有点慢啊!我还得帮帮他。”《莽荒纪》《星辰变》《飞剑问道》《盘龙》《吞噬星空》…………一个舅舅帮助外甥利人利己的伟大胸怀……
梦光华影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我们每个人曾经都经历过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文字记录的美好故事。
从前有个故事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