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第六十一章 非攻

桃夭厌恶秦人与生俱来在骨子里的蛮横与自大,嬴荷华无可剔除地将这种野蛮内化成她的性格,再外在表现出一种自然。

这时,许栀见桃夭的袖中有笛哨,这显然是墨家之间传递信号之物,但从昨天到现在,她却没有吹响。

许栀认真地对桃夭说:“其实以你的武功大可以直接挣脱,你分明可以不受我这种脆弱的胁迫。但是你妥协了,这证明你也思考我之前在马车上说的话。桃夭,你在秦多年,其实没有感觉到秦国有什么不好。你能够看到励精图治的君王,进退有序的臣民,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你不想让你曾经的同门杀了我,也是想知道我说的话是不是正确的?”

“你,动摇了。”

她的话对桃夭来说却是轻描淡写出一种天真的残忍。

“不!”桃夭矢口否认。

她自幼被墨家收养,她怎么可能会因为在秦的十年就忘记巨子的教导!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许栀庆幸自己在文献课上熟背过《墨子·非攻》这一篇古文。

墨家学派尚兼爱非攻,呼吁世人和平相处。

非攻,奉行不战的和平。

所以她十分理解桃夭接下来要说的话。

“秦之所行乃是千万种不义。我所行之事,看似救韩,实乃阻碍秦之罪孽。我,绝不可能动摇。”

一个堕落的君王与疲惫的国家注定迎来毁灭。

如果许栀昨晚没有看见韩国的苍翠梁山,她会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些话。

许栀知道自己是站在后世人的目光之中来观察战局,她从规律中学习到的知识,告诉她秦国所做事情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但她的身份是秦王之女,这些话从她的口中说出来只会让人觉得她是在炫耀自己的强大,藐视弱小。

许栀保持了沉默。

有人替她说出了她想要表达的意思。

李贤的确怀疑她说她不是嬴荷华是骗他的。若非父女,若非接受秦国自商鞅以来的熏陶,她的言语怎么会与始皇帝的思想如此相似。

他思索着她说未来的意思。她究竟是从哪一个未来而来?那里也是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吗?

其实许栀接受的熏陶远比李贤想象的要更加深,更加久远……

“任凭无序,只会徒增杀戮。若局面足够有秩序,冗杂会停止在不久之后。”

李贤说着,接过许栀手中的布币,他也拿起其中一枚端详,说了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这钱币实在携带不便。”

接连数日

山丘之间掩盖的亡灵在雾气之间无声呐喊。

许栀脚下的棕黑色土壤还依稀透露出斑驳的铁红。

前月韩秦之战的烽烟尚未平息,这里是一片残败的喘息。

乱世,是智谋家的舞台,是普通人的灾难。

韩国的地形颇为复杂,他们穿行在丛林之中的小路,稍有不慎便会迷失方向。

桃夭不愧是墨家高徒,她通识草药,又善制木器,方向感也好。

但在咸阳王宫住惯了的嬴荷华,在水泥沥青路走惯了的许栀无法适应长时间的跋涉。

霜厚露重,许栀卷起带着湿气的裙裾。

李贤的长剑砍断前面的荆棘,他朝许栀伸出了手。

“若公主愿意相信我,不妨与我同行。”

“有什么担心不相信的呢?”许栀朝他笑了笑,却没有握上他的手。

正当李贤刚把手垂下来,微风将她的发丝吹到他的身前,他的手腕一重,掌心的温热环住他的腕间。

许栀迈出两步。

“路太泥泞了,一个人走总归前后视觉不便。你既然愿意和我同去韩国,那便同我讲一讲吧,荆轲匆匆而别,你让他去了哪里?”

李贤看见许栀的笑容时总觉得自己被拿捏得很死。

他沉眸低头看着身边的人,他像是下了好大的决心:“秦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