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煞之主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此词一出,元宵无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实在太妙,深情惆怅,意味隽永。

一口气三首好词,而且一首比一首好,于是陈晋又得了个新的绰号,人称“陈三变”。

出口成章,像变戏法一般。

……

过了元宵,便是江州学府的开学季了。

在乾朝,官学实行的是“八月制”,每年上元前后入学,八月罢馆,不设寒暑假。

此项制度,主要面对的是“进学”,低一级的“蒙学”不在此例,私塾族学那些没那么正规,要松散得多。

进学的对象主要是准秀才和秀才两类人,而今新帝上位后,科举改制,又改变了不少事项,具体细则无需赘言,核心一点是增加了许多的关卡考核。

科考岁考时考随考……

组成整整一个“考”系列,在这些考试中如果表现不佳,分数不够,就无法参加举子试。

这一点卡脖子卡得人十分难受,而负责执掌日常考核的教谕们权柄大增,变得炙手可热。

在新政体系里头,考试严苛了;另一方面,却又开放了荐举,等于是复古。

荐举出仕,直接为官,这无疑是一条终南捷径。

不过拥有荐举资格的大都为名门世族,此法施展开来,势必会壮大门阀的势力。

在这一点上,倒是令人费解。

新帝的行事风格,明显就是独断乾坤的那种,可为何又要放开荐举呢?

陈晋对此曾做过思考,最后想到的是,这应该属于一种妥协和补偿。

众所周知,新帝上位,离不开某些大族世家的鼎力支持,那登基之后,自然要给予回报。

又或许,某些事情在起事之前就谈妥了的。

当然,庙堂内的水很深、很乱,而且风云多变,一般人根本把握不住。

陈晋只能做个猜测,可不敢说洞察了解。

他来进学,是为了考取功名,有个出身,至于荐举的路子,目前是没有办法去走的。

上次庙会举办的文魁大赛,便设置了荐举出仕的丰厚奖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王氏自家的自留地,肥水不流外人田。别人想来抢,怎么可能?

任凭你诗词文章写出花来也不行。

说伱不行就不行!

而一般人想要获得赏识,被大族名门荐举,自然要付出足够的代价,才或有可能。

说严重点,大概要做到“卖身为奴”那一步才行。

因此,陈晋从没有想过走这样的路,只想着读书进学,堂堂正正地来考。

总而言之,想要参加举子试,就必须先进学,在官学就读。

而进学是要缴纳高昂的学费,以及各种学杂费用的,没钱的学子,根本读不起。

例如褚秀才,虽然他给陈晋抄书,在书斋打工,但收入只能养家糊口,想要拿出余钱来进学,却是远远不够。

像他这般的学子不知还有多少。

无法进学,就很难学到东西,自学更是奢想,所以褚秀才他们才会对《三十三文集》那么狂热追捧,有了这一本书,起码获得了自学的门径。

此书对于出身贫寒的读书人而言,简直便是无上秘籍。

在以前,学识基本都被门阀、书香门第、以及官学衙门等垄断,绝不会轻易外传,正如江湖门派的武功,都是门内传承,外人偷看偷学的话,都是死罪。

而《三十三文集》的横空出世,等于打破了诸多桎梏,敞开了门槛。

自古以来,从没见过这样的一本书,内容翔实,公开套路,掰开了,揉碎了,毫无保留地教学,比上学堂塾师的教导还要仔细几分。

《三十三文集》让众多士子获益匪浅,却也让某些人感到不安,他们觉得被冒犯到了,甚至有了被威胁的意味。于是明察暗访,想要找出作者“无名氏”,还有那个点评者“异史氏”究竟是谁。

只是市面上的文集版本五花八门,其中大半数都没印上出品书坊的,混在一起,千头万绪,根本无法查起。

最让他们想不通的是这“无名氏”和“异史氏”究竟在干嘛,为名?真名都不暑上;为利?盗印满天飞,等于给大小书坊做了嫁衣。

真得很不合理。

而不合理,不合逻辑的事最难侦查,又不能列为禁书封掉,翻遍全书,愣找不出有任何触犯忌讳的地方,强硬来封的话,那就犯了众憎,指不定会爆发出什么事来。

况且已然广为流传,很难再封得住了,唯有作罢。

不过广大的贫寒读书人即使会写文章了,但想要参加科举,仍不容易。

进学,是另一个高高的门槛。

……

这日,陈晋来到江州学院报道,看到此地风景优美,有山有湖,其中不少设施布置,和文庙有几分相似,圣人像更是少不了的。

望着高高矗立的圣人像,他心底却萌生出一种莫名的顾忌,特地绕开了。

这是很不正常的行为。

自从内景观中生成文庙开始,就注定了修行路线。

不同的庙系代表着不同的路线。

如果还在起点,没有出发之际,便可以进行各种选择,货比三家。但要是启程了,并且走出了好远,乃至于建起相关神庙,那就意味着和路线深度绑在了一起,很难再更弦易辙的了。

此时再想换个路走,几乎等同于“欺师灭祖”。

是大忌,更要承受巨大的代价。

一直以来,陈晋虽然修习了诸多法术和武功,可他的立足根基始终是文庙。

这一点,从没改变过。

然而上次在江州文庙遭受恶意侵袭后,陈晋却对文庙产生了猜疑和顾忌。

即使心里清楚,那是江州文庙出了问题,而不是自己的。

无奈都是文庙,同出一脉,形式基本一致,如此就难以压制住内心的胡思乱想,乃至于担忧自己的文庙发展起来后,会不会也变成那样?

人的信念一旦发生动摇,就会变得十分可怕。

八月第一天,求各种支持!感谢书友“蔑十方”“”的慷慨打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仙诗在酒
剑仙诗在酒
李太白伸个懒腰,打个哈欠:“爹——我想去看看这江湖,看看那风花雪月,去登上那昆仑山,去看看钱塘江大潮,去看看......”“家里没钱,你哪也不许去——”李父微怒道。李太白先是为自己的母亲上了香,又跪下磕了头:“娘——孩儿今日就要去纵马江湖了,一路上还请娘保佑一下孩儿,孩儿也就出去个一年半载。”忽然一阵清风拂面,李太白娘亲的牌位掉落。李太白慌忙去扶:“娘亲啊——刚才你不说话,我都当你默认了,你现在反
木兮君兮
天裂
天裂
传闻:当天裂之时,世间将会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黑暗牢笼。以凡人之躯对抗神灵,跨越无尽位面只为探寻朦胧迷雾背后的真相。深渊巨坑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上古遗迹深处的庙宇通道背后又是什么?矗立在金字塔顶尖的上古文明为何一夜之间消失。远古至宝齐至,揭开天边的一角,无尽的黑暗笼罩,末法时代,即将到临…所谓的圣人、仙人、神灵…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承道
寻仙路漫漫
寻仙路漫漫
一个偏远山村小子,因对修仙路的向往而离开家乡。资质平平无奇的他却意外得到了一块神奇的玉佩,就此在茫茫仙路上摸爬滚打。历经艰险,终于踏足修士之巅!
我是小小风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我都修仙了!谁还和你们玩权谋?
意外穿越到古代王朝,还是皇室子孙。“难道我是天命之子?”那你会制作玻璃水泥吗?“啊!这个……那个……”炼钢晒盐,改良农具呢?“呃,啊哈哈哈……好吧,我是废物!那到底要我来干嘛啊?”已经准备躺平的小陈同学,却又发现自己好像可以修仙。妙啊!这个好!“什么?京都大变,皇室几乎死伤殆尽。要让我当皇帝!”“别闹!能修仙谁要和你们玩权谋啊?我看你们就是在为难本宝宝!”且看跳脱多变的少年,又将在大丰王朝上演怎样
躺平的小白
浮华祭
浮华祭
天地为坛,万物作祭,为后世开太平之路!天下秩序崩坏,征伐不断,儒教圣人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开辟了一方世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能平定动乱的强者!
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