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末,积雪渐消。
进入三月,春回大地,乱民和流寇分别在家里和山里躲了一个冬天,是时候活动活动筋骨了。
与此同时,两广总督、福建巡抚各自发威,大破辖区内的农民军。
阵斩三千余人,俘虏进万农民军。
赣南地区,瑞金县紧闭城门,知县完全不管外面士绅的死活了。
士绅丢的只是田产,他要是把瑞金县城给丢了,那么没得可不只是那顶乌纱帽了。
张胜见久攻不破,便打算换一个目标,试图攻打靠近龙泉和万安的县城,试图和王浩的辖区连在一起。
就在两广总督平定广西叛乱后,广东又突然爆发起义。
起因纯粹是因为两广总督为了练兵,增加了太多苛捐杂税。
而且,总督把官兵带去广西打仗,广东省内兵力空虚,连续有四个县农民起事,其中三座县的县城被攻破。
这种情况,很快蔓延到广西,屡受盘剥的少数民族也炸开了。
那些少数民族,很多都在土司、土官的统治之下。
土官就是改土归流之后,任命以前的土司当佐官,而且可以变相世袭,他们对本族百姓盘剥得最狠。
再加上汉官也要他们进献物资,因此也跟着反叛。
这不奇怪。
两广的防瑶参将,就是干这事的。
两广烽烟四起,总督只得赶紧去灭火。
对了,现任两广总督,是熊文灿。
老熊可不是只会招抚,不过他确实是靠着招抚起家的。
这货靠着招降郑芝龙,顺利升为了两广总督。
而郑芝龙在接受招安之前,劫掠福建与广东沿海,常令官兵疲于奔命。但郑芝龙只对大户下手,甚至还赈济小民。
特别是泉州百姓,穷困者多受郑芝龙恩惠,以至于每次官兵有什么行动,当地百姓都主动为其通风报信。
同时,大量沿海渔民,投靠郑芝龙当海盗。没当海盗的,也在岸上帮郑芝龙运货,几乎遍地都是郑芝龙的党羽。
成功招降郑芝龙的熊文灿靠着郑芝龙扫清了沿海海贼。
当然,老郑也不是白招降的,那边海上的商船,俺们就不客气了。
顺便在兼并一点土地,想必总督也不会介意的。
只能说这两广起民乱,老郑也有一份责任。
北边,巡抚朱燮元正在辛苦练兵。
他的贵州狼兵还没有来,正在路上,目前在努力招募和训练乡勇,
兵备佥事王思任,正在编练水军。
他们虽然诸事倒霉,但有一件事比较顺心。
那就是崇祯撤回了太监,不用再听监军太监和镇守太监在旁边瞎逼逼。
江西镇守太监已经接到皇命,择日就要返回京城,各地太监,都得撤回。
崇祯皇帝,治国就像三分钟热度一般,干啥都一阵一阵的。
文官武将不给力,他就大肆任用太监,甚至让太监掌握军队和工部、户部。
而今三年过去,太监搞得乌烟瘴气,官怨民愤已经积攒到顶点。
碍于民情和官员的愤怒,朱由检又一刀切,召回全部外放的太监。
前线军队的太监监军,工部、户部的太监监部,还有各省的太监监税,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撤销。
当然,撤回太监也是暂时的,等发现文官武将不给力,明年就会重新将太监派出来。
并且变本加厉,把太监监军的权利,提升到大明开国以来的最高峰。
大明的剿匪总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
全都要听太监的命令。
十分力气得用到八分在对付自己人身上。
简直没法打。
王浩这边,因为诏安没有谈成,但是又保留一丝余地。
所以令莫静然相当纠结
王浩这边,因为诏安没有谈成,但是又保留一丝余地。
所以令莫静然相当纠结。
莫楚楚则不以为然。
她只觉得爱郎说的有道理。
而且崇祯的赏赐真的略显寒酸。
赏赐的财物其实也是次要的,就是给个吉安守备副参将。
真的名不正言不顺,头上还有个婆婆管着。
明代的参将权力很大,往往可以独领一路,佼佼者类似副总兵。
给个这个官职,王浩面子上也过得去。
守备就要弱得多,可能守备一路,可能守备一城,经常归于参将统辖。
而吉安府的这个官职特别有意思,叫“吉安守备参将”。
这是源自明中期,参将、守备还没严格区分的遗留产物。
说明吉安已经很久没打仗了,朝廷都懒得进行改动,一个过时官职还残留至今。
而且这个吉安守备参将,属于流职武官,办公地点在参将署。
一个不入流的官职,还是副的,王浩就算真的要投降,看到这个官职,也不愿意去赴任。
太他娘的小看人了。
趁着现在还没有进入春耕,除了练兵以外还有些时间。
王浩来到莫楚楚的闺房,准备谈起结婚之事。
首先是人家莫楚楚一个女孩子递交的婚书,先表达的情意。
王浩虽然开始并没有对莫楚楚产生什么非分之想,但经过相处也认定了这个事事为自己着想的姑娘了。
既然已经决定娶莫楚楚为妻,那就不能在让人家女孩子来提这件事了。
再加上文武官员,包括自己母亲也对自己的婚事比较上心。
早在王浩彻底占领龙泉县之前,就有归顺的士绅来找自己提亲,但都被他婉拒了。
而这些天随着造反事业越发壮大,归顺的大明文官,如李邦华和解学龙等人,以及苟步励这些元老也都在劝王浩早点结婚。
说实话王浩本来就打算和莫楚楚结婚,但是被他们这么一逼,真有一种被在原位面被家里长辈催婚的既视感。
不过好在他在这里是领头人,下面也都多是劝谏,而非硬逼。
王浩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找到莫楚楚当面表达。
两人的关系,也是时候更进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