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抚来咯!

第112章 巡抚来咯!

王浩对齐修远的说法很满意。

便问道:“你家还有几口人?”

齐修远说道:“只有一老母和幼妹。”

“想必生活殊为不易。”

王浩感慨道。

确实,家里只有两个妇孺,耕种都帮不上什么忙。

齐修远又要种地务农,又要读书应试,可以想象他的难处了。

“你立下大功,应当奖赏,功劳簿上多分你家二十亩田,在赏赐三十两银子。

另外,你是愿意从军,还是从政?”

从军不一定是当兵当将军,这里指的是兵事院的职位。

从军从政,就是看齐修远在军队某求发展,还是当政务官。

这也是王浩看他和李来顺配合的不错,所以才多问了一句。

“我愿意从政。”

齐修远答道。

“嗯,既然如此,等泰和县安定后划分镇区时,你就留下来当个镇长吧。”

王浩刚说完自己的决定,齐修远便说道:

“总督大人,我想跟在总督署做事。”

“哦?”

王浩挑了挑眉毛:

“你要进秘书署吗?”

“是的。”

齐修远没有任何犹豫便答道。

“那好吧,你就等会随我回去便是。”

王浩说道。

“多谢总督。”

齐修远拜谢道。

泰和县被突然拿下,原本稍显臃肿的官员机构又变得不够用了。

不过领地里的读书人可高兴了。

王浩每多占一个地盘,他们就多一分做官的机会。

占领泰和县后,王浩带着齐修远回到了武起镇。

新占地盘,除了需要官员管理以外。

还有一件事需要处理,那就是城市里的游民阶级。

为了这事,王浩特意召集了智囊们商议此事。

参加会议的有苟步励,李邦华,解学龙,马鸣以及秘书署的几个秀才以及新加入秘书署的齐修远。

待智囊们到齐后,王浩问道:

“关于城市游民,诸多先生先前都有提议,但基本上都是各说各的,莫衷一是,今日召集大家,就是想商议一个具体的办法,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苟步励摇摇头说道:“这还能怎么看,根本没有多余的田分给他们,还有许多游民,已在县城繁衍数代,早就不知该如何种田了。”

李邦华也说道:

“我觉得,可做两种户籍,一为乡村户籍,一为城镇户籍。”

解学龙赞同道:“我和孟暗先生的意见一样,那乡村户籍,落户分田,城镇户籍就不分,反正他们多半都不会种田了,多是做工生活的。”

游民大多是市民阶级。

当然比不上真正的市民,不过也多是有自己生活的门路,不然也不可能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生活在县城里。

但游民当中一旦做工紧张,就容易诞生不安定分子。

太多的灵活就业者了,总没有被土地束缚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们安生。

王浩被这事搞得脑壳疼,他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麾下的智囊们同样如此。

好在暂时不用着急,因为泰和县的游民数量不够多。

府城哪里的才多呢!

并且因为紫金梁这么一闹,导致游民跑了不少也被裹挟从贼了不少。

导致城市劳工紧缺,不但更好找活干,而且报酬也有所提高。就连卖东西的小贩,也因竞争者减少,生意比以前更好做。

剩下的游民,在缺乏竞争者后,同样也能提高收入。

掌管钱粮的马鸣发言道:

“总督,如今新扩下泰和县,可以征召三百游民入伍,参军同样可以缓解游民矛盾。”

王浩点点头,同意了。

都是些暂时政策,只能尽量保证就业。

明代南方的诸多城市,遍布各种帮会,如哥老会,青龙帮,归根结底是失业人员太多,导致大量闲散青年跑去混帮会。

现阶段缺少兵员,可以招募游民为兵,甚至招收混混为兵。一次不能招太多,须得分散到各部队,两三百人里掺杂几个,慢慢就把混混兵给同化了。

等今后统一全国之后,城市混混直接拿去移民。

商谈完城市游民,接下来是正常的工作汇报。

廉政司目前是李邦华在兼任,王浩向他问道:“这一个月来,廉政司查处了多少人?”

李邦华说道:“三个,武起镇这边有个贪污草料钱的,龙泉县城有两个受贿的。

乡下贪不了几多钱,贪污草料钱的那个书生家里二弟娶妻,拜托他头上。

他又是管这个的,就顺便克扣草料钱,再以次充好。

一共贪污了五两多银子。

县城里的就不得了,两个受贿的都是被县里大户拉拢,受贿一个有三十两,另一个足有八十两!”

“通报三县,让所有人都知道!”

王浩吩咐道,“贪污受贿二十两以下者,没收个人全部土地,贪污者罚去山里劳役,挖石头,至少三年以上!

贪污受贿二十两以上,全家夺田,拍卖家产,全家劳作苦役,但不涉及父母兄弟,只处罚涉案者一家。”

李邦华立刻躬身称赞道:“总督实乃仁慈!”

真的极为仁慈了,没有追查父母、兄弟和儿女。

要知道,古代动辄连坐,别说家人要被罚,就连邻居也得遭殃。

王浩是在有意无意的废除连坐。

毕竟这个太不公平了。

父母妻儿什么的可以理解,邻居为什么跟着受罚?

王浩现在不缺人才,满地都是识字的读书人,只缺真正愿意听话的人才。

解学龙说道:“通报三县之后,肯定能吓退贪腐之风。”

“总督!”

院外突然有人禀报。

“进来吧!”

王浩说道。

却是一个值班的书吏。得到许可后进来汇报:

“总督,瑞金张胜,派人传来消息,说他以联合瑞金,石城的义军,在进攻瑞金县城失败后,转而攻破石城县城,将石城知县,还有守御百户枭首示众!”

在场众人听后,无不拍手喝彩称赞:

“太好了!”

“干得漂亮!”

瑞金农民军很给力啊!

王浩也是面带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