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一百零二章 游说刘汝谔

单反有人倒下,眨眼见连白骨都不剩了。”

见刘汝谔还不答话,李邦华只能继续说道:

“我知道士雅你看不惯王浩分士绅大族的粮食,可你有没有想过。

王浩自然是损害了士绅,但也只是夺了一些土地而已。

那陕西的流寇,他们倒是不要土地,却要抄家灭族,把钱粮给抢光,把家奴、佃户、平民全部裹挟从军。

就像蝗虫一样,越滚越多,吃完一个县,再去下个州,过境之后几成白地!”

李邦华继续说道:

“和那些流寇相比,王浩已经算是相当的克制了,毕竟只是分田而已,剩下的减租减息而已,并不残害士绅,这不是士雅你一直想做却又没做成的吗?”

刘汝谔终于动容,可能是联想到自家遇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他是真的想做事的。

崇祯也是真有意思,能干事实的能臣全部扔在外面。

自己身边留的全是不敢做事的。

当然,这样不能怪那些大臣。

不做事就不会犯错,你犯错就不会被革职法办。

以崇祯那乖僻的性格。

真的是难伺候。

这里,其实不少史学家认为,崇祯后期频繁的更换大臣和首辅,主要是被袁崇焕给坑怕了。

当时,袁崇焕以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为自己换来了,督师蓟镇、辽镇、莱登镇、天津卫,共三镇一卫的权力。

几乎整个京畿地区的军队都交给袁崇焕一人。

并且袁大人要求崇祯不派监军,不设巡抚。

当时还是少年天子的崇祯也答应了。

给袁崇焕开了这个先例。

以往,根据明制,凡在外统军地人必要设定他官加以牵制,尤其是粮饷分配更是要多人过目,以防情弊。

但袁崇焕向崇祯要求不设御史,每年六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分配由他一言而决。

换言之,就是他自己可以决定朝廷七成的财政支出,不需要别人监督。

不仅如此,袁崇焕还要求撤销其他辽东官员的专折奏事权。

因为他希望崇祯在辽事这个问题上只听他的话,只相信他一个人,所以最好根本不要让其他人有说话的机会。

于是,崇祯撤销了除了毛文龙外辽事上所有文臣武将的尚方宝剑。

满桂、赵率教和三镇巡抚、经略们地尚方宝剑,全部被撤,崇祯让他们有话都去跟袁崇焕说。

崇祯表明了他只听袁崇焕地一面之词的姿态。明确告诉大家不要来告御状。

后来,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被砍了,崇祯也只是不在意的过问一下。

砍了就砍了。

在然后,就是五年平辽平到北京城了。

被袁崇焕给坑了这么大一个祸事,崇祯从此估计是应激了。

动不动就把大臣下狱,革职,乃至处死。

终于,他的内阁最终变得一个敢做事的都没有,因为做事就要担事。

崇祯不愿意担事,让手下大臣背锅。

谁提出的建议,谁去做,搞砸了,那就别怪朕无情了。

就这么个工作环境,你说大臣们该怎么办?

最终也就造成了现在这幅摸样。

刘汝谔是个想做事的,他一来龙泉县,就是带着自己的政治抱负来的。

可惜只做到了第一步,就摊上王浩做大。

不得已被迫停下。

............

说到这,其实刘汝谔已经心动了,但还是摇摆不定。

他可是下令袭击王霸沟,导致王浩的老爹王霸强身死的人。

还把王浩他爹的尸体挂在城墙上示众。

这样的杀父之仇,谁敢保证自己投降后不被报复?

面对刘汝谔的顾虑。

李邦华哈哈一笑。

他说道:

“士雅不必担心,我主不是这种心胸狭隘的人,若是不信,你们二人见一面便知。”

“真的?”

刘汝谔将信将疑。

杀父之仇都能谅解,这得什么胸怀啊。

............

与此同时,紫禁城,文华殿。

崇祯皇帝召集内阁和六部大臣议事。

如今的大明朝廷,已进入温体仁时代,阁臣有一大堆:温体仁,钱士升王应雄,文震孟,何吾驺,张志发……

徐光启不幸病逝。

眼前,被招来议事的,还有六部尚书。

吏部尚书李长庚,为了反对首辅温体仁,和东林党走得很近。

户部尚书侯恂,东林党人,明末四公子侯方域的父亲。

礼部尚书李康先,正在结交东林党,联合抵制首辅温体仁。

兵部尚书张凤翼,阉党出身,因边臣身份没有被清算。

刑部尚书胡应台,楚党出身。

正是他将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因为遭遇台风而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沉没的“独角兽”号战舰上的二十四大炮当中的十一们给调到的宁远。

那是大明最早的红夷大炮,有了这个,才有袁崇焕的宁远大捷。

工部尚书周士朴,跟东林党走得很近,主要政敌是督理工部的太监。

崇祯皇帝似乎有些疲惫,说道:“流贼已入四川、河南、湖广,该是如何剿法?”

无人应答,无人敢答!

都怕惹火上身。

崇祯皇帝已经登基六年多了,大臣们也摸清了路数,如今个个都“明哲保身”。

崇祯帝朱由检见无人应答,便看向温体仁。

首辅温体仁私下培植党羽,明面上却是孤臣,因此深得崇祯皇帝信任。

而且他还清廉,东林党虽然恨之入骨,却也不敢说温体仁贪污。

温体仁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清廉之臣,在崇祯手上担任首辅最长。

而他的成功秘诀是,不做事!

只要不干正事,就不会有任何纰漏。

他明明只要说点好话,或者提一点建议就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但他就是不做。

有这个首辅跟没有没什么两样。

眼见崇祯向自己看过来,温体仁立即看向张凤翼。

兵部尚书张凤翼,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当设五省总督,总揽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剿匪之事。”

“可有合适人选?”崇祯又问。

吏部尚书李长庚举荐:“延绥巡抚陈奇瑜,或可担此重任。”

崇祯立即就有了印象。

陈奇瑜担任延绥巡抚期间,把许多受朝廷招抚,返回老家耕田的贼首给斩杀了。

解上京师说是贼首,因此收到崇祯嘉奖。

可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因此激化起矛盾。

反贼回乡耕田,依然要承担沉重赋役。

这些做过贼的,自然不愿再被欺压,因此多行不法之事,甚至有些还重新揭竿造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
大唐房二
大唐房二
杜元穿越了,穿成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王房家老二房遗爱!不想改变历史,也不想以后娶彪悍公主为妻,杜元选择逃离房府。可是阴差阳错却不得不面临是否拯救杜如晦的难题,救?还是不救?
明天1987
明末千里漂流
明末千里漂流
准备穿越太白山的驴友,咋给穿越到明末来了呢!还好户外装备能救急。太白山??作基地够呛!沿黄河千里漂流到海岛,开基地,爬科技,招兵买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汉奸最可恶,抓住之后,哼哼!头等汉奸:活铸铁像二等汉奸:剥皮实草
吃番茄鱼排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我要揍的勾践生活不能自理!
砰的一声雷,我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堪比原始社会的春秋时代,还来不及开地图,建城堡,慢慢升级,就发现,这已经是春秋末期赫赫有名,历时百年年的吴越争霸最关键转折时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已经完成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虚弱,积蓄时期,此时正虎视眈眈,两眼冒光的看着对手夫差按照他的规划,往死路上越走越远。这或许跟他没关系,可是偏偏他就是注定失败的吴王夫差的次子公子地,吴国存亡和他是否过上小康生活息息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