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九十九章 解学龙和李邦华的复盘总结

李家虽是大族,可李邦华却出身贫寒。

他父子都考上举人,读书花了太多钱。家里的十几亩地不够花销,连进京赶考的路费都不够。

只能跟父亲结伴,徒步从江西走到北京。

他那村里的田亩,都被当地几大家族占了,他即便考上举人,也无人前来投献土地。

底层农民有多苦,李邦华清楚得很,他自己也下田种过地。

他想劝说王浩,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却说。

此地百姓过得不好吗?

当然好,而且比大明更好,那自己该怎么劝说王浩?

路过村学,听着里面的朗朗读书声。

李邦华驻足再此。

他越发感觉,王浩是把自己当城小朝廷了。

流贼们一直招不到读书人,就是因为身为流寇,始终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可言。

每到一地,必然拷饷,杀地主抢粮食,裹挟百姓开溜。

除非真的活不下去,否则这让读书人怎么投靠。

扔下自家的产业不管,跟着流寇们一起跑路?

那造反图什么?

而王浩则不一样,他有自己的稳定地盘,他赖着不走当坐寇。

并且还击败了前来讨伐的巡抚。

这至少到明年夏天之前,都不会有人前来讨伐他。

地主家的产业,都在王浩地盘上,但凡不想死的,只能硬着头皮从贼。

李邦华走累了,返回自己的住所,却发现解学龙居然也被关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

“解抚台?”

李邦华有些难以置信。

看到李邦华回来了,已经梳洗干净的解学龙只能苦笑一声道:

“孟暗先生也在此啊。”

李邦华却问道:

“抚台怎得在此?”

言外之意就是问他怎么败的。

解学龙苦笑一声后,说道:

“一言难尽。”

随后,他和李邦华席地而坐,开始慢慢探讨。

对于解学龙而言,征讨王浩绝对是他此生的污点。

原本打算是一鼓作气拿下此地,却被王浩的农兵给挡住了。

西线阵地被他重点关注的,因为是最能发挥他的大军人多的优势的。

可那天的观战,让解学龙看得头皮发麻,正常情况下早就该击溃了啊!

上千良家子,混合乡勇和精锐卫所军官家丁,攻击六百人驻守的简陋阵地。

无论是王浩的羊马墙,还是拒马阵。

在解学龙眼里都不够看的。

结果呢,官兵这边被杀溃好几拨,反贼竟然还能坚守不退。

虽然有防守优势,但竹签壕沟和羊马墙绝对算不上靠谱的防线,并且这下防御措施都被他想办法一一化解了。

可还是败了。

解学龙从没有遇过这样的反贼,他觉得是自己的战术出了问题。

又采用了幕僚李宗学的计策。

疲敌袭扰之计。

但结果不尽人意。

官兵已经被杀怕了,精神意志层面的害怕。

最后反到被反贼一个作法就把整夜熬困的官军给整的心理崩溃,最后更是一败涂地。

李邦华做过毕竟做过兵部尚书,也在王浩的地盘上观政多日。

解学龙不理解贼兵为何个个效死,官兵反而畏首畏尾。

但李邦华则知道。

李邦华为解学龙解惑道:“反贼皆分到土地,为保土地,士卒必然效死。”

解学龙却说:“可我所用部下,多为士绅送来的良家子啊,他们打仗也是为保住自家田产啊,若是王浩跑到别的地方分田,他们还能落得好?”

李邦华微微摇头:“小民保田,就是保命。士绅保田,只是保财。”

“不对,不对,肯定不止这些。”解学龙连连摇头。

他是亲临战场的。

亲眼目睹那些农民组成的军队悍不畏死的将精锐家丁和乡勇给顶出去。

不但明军怕了,连解学龙自己也怕了。

恐惧与无力交杂。

并不占优势的防御,落后的兵力,武器装备也不如他。

如果是其他的农民军,比如瑞金的田兵,解学龙轻而易举的就能了结他们。

李邦华突然说道:“这反贼王浩,真是一言难尽,不仅保民,竟然还大办学校。”

解学龙听着李邦华的讲述,他问道:

“孟暗先生,没有被限制自由吗?”

李邦华答道:“是的。”

李邦华在交战期时被捉来时,就亲眼目睹武起乡的村学在敌人就在乡外不足二十里的地方,依然在读书。

他问过,这里的村学免收学费,每户家长必须给适龄儿童报名。

男童女童全教。

家里实在穷的,可以让孩子上半天学,然后回去帮忙,以后会发肄业证。

村学里教的倒是开蒙学籍。

但是王浩还提供了一些泰西算学,让村学里的学生学习。

闲谈片刻,已是中午,士卒端来饭菜。

一点粗茶淡饭,唯一的荤菜是一条鱼。

李邦华和解学龙都无所谓。

李邦华年轻时连饭都吃不饱,解学龙又是个知兵能臣,惯打仗的他自然适应的了军队生活,还怕一点杂粮菜饼?

李邦华用筷子翻着那条鱼,感慨道:

“我听人说,就连那王浩自己,每天连这点东西都吃不到,我等还有鱼吃,那王浩估计是连块咸鱼也没得。

只有宴请客人,和大赏士卒时,才跟着吃些好的。

解学龙不屑:“都是些哄骗小民的把戏而已。”

“是真的。”

李邦华说到:“我亲眼见过,那日反贼犒赏士卒,杀了几头猪,那王浩也在其中蹭饭。

他若是只是想意思一下的话,不会从头到尾的陪着士卒在哪里吃饭的。

要知道他可是杀了地主,夺了半县之地的反贼啊,他缺那点猪肉吃吗?”

李邦华感慨道:

“此贼志向颇大,并非贪图享受之人,占了士绅的宅子,却把后院用来操练士卒,前院改为办公场所,家眷只住在东厢房里。

宅子甚至只有两个个婆子浆洗煮饭,造反快一年了,至今不近女色,每日粗茶淡饭。”

说着,他又指向那盘鱼肉,有些好笑道:

“他甚至还知道礼贤下士,虽然只给咱们一条鱼,但正是因为他自己都粗茶淡饭,反而衬得这条鱼相当珍重了。

都做的了这份上,你说,他到底想干嘛?”

解学龙收起笑容,用筷子挑出鱼眼,夹到嘴里:

“孟暗先生,莫不是想要投贼?”

他问道。

(九十八章被屏蔽了,哎,修改了还是没通过,我都不知道怎么屏蔽,为什么屏蔽,这些全勤没了,编辑也不上班,这可如何是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注:本故事为虚构,读者朋友们理性观看,另外主角是以穿越为刘备的身份争霸天下,喜欢蜀汉的朋友可以看看,多谢各位了(???????)?*。东汉末年,汉庭衰败,朝廷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各方诸侯并起,群雄逐鹿。而大学生杨武在家熬夜玩三国群英传时,不幸猝死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刘备,刘大耳。而故事也从黄巾之乱开始.........。刘宏:“刘备讨贼又是首功,朕封你为将!”刘备:(?˙▽˙?)。刘宏:“什么?你竟
小杨yy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兵器研究院的高材生叶秋,因一场车祸穿越到武朝,重生化身为七皇子武泽天!这里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七国割据乱世,各国常年互相攻伐,百姓苦不堪言!庙堂之上权谋不断,江湖之远亦纷争不休,天下竟没有一寸净土!武泽天临危受命,镇守嘉陵关御敌!随后他决心考察列国,游历江湖,红颜蓝灵儿誓死追随!在游历燕国的路上,他们碰巧发现了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还有在大雨中离奇消失的黄金......这一路,他遵循内心,或行侠道,
南溟七叔
贞观合伙人
贞观合伙人
一个普通的躺平中年李丰,车祸之后发现回到了贞观年间。本想继续过着躺平生活的他,却意外的当了那只改变历史的蝴蝶。一代明君李世民和这个现代人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李丰田:“如果是因为我的出现改变了历史,那么我就要为这段历史负责!”李世民:“如果不知便罢,现在既然已经知晓未来,那么朕就要做一些九死而无悔之事!请先生出山助我!”君臣二人会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何方?(无系统无外挂,一个普通人如何撬动历史的车轮呢
种蘑菇的兔叽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男人靠征服天下来征服女人,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天下。谁说女人就不能做皇帝?!大唐李治能把武则天宠成天后,最后自己上位做了皇帝...那他直接就把蔡琰送上皇位,他要开历史先河,他要历史永远记住蔡琰是第一女帝...而他只做女帝背后的男人。再说当皇帝有什么好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过一把瘾就行了,剩下的给女人搭建一个平台,让她在那千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然后他就开始躺平,没事的时候带带儿子女儿
大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