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四十章 打扫战场

随着尤典吏被张玉山给一刀斩首,这场战斗已经基本上画为了定局。

王浩让旗手将中军大旗挥动,并下令道:

“全军出击,喊降者免死。”

旗帜挥动,王浩手下的农兵开始出动,踏着并不整齐的步伐,一步一动的杀向已经被骑兵冲散的乡勇。

“降者免死!”

胡一刀大声喊道。

“降者免死!”

第一大队的农兵也跟着喊道。

已经被冲散溃逃的乡勇见此情景后,也不跑了,而是乖乖的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少部分跑得快的乡勇趁着骑兵在追击其他人时,悄悄的逃离了战场,一口气跑回到河边停留的船上,也不管后面会不会有其他人跟来,就拿出刀子逼着船夫开船。

这也导致剩下的一些乡勇跑到了河边后,因为找不到船而绝望跪地不起。

最后被打扫战场的农兵追上俘虏。

武起乡乡镇府内,王浩和苟步励在听户房总管马鸣的报告。

“公子,此战我军大获全胜,此战共阵斩敌军二十九人,杀伤三十一人共缴获朴刀一百二十把,长枪八十把,未损坏和可修补的皮甲二十二套,旗帜两面,共俘虏得乡勇三百七十一人。”

王浩面带微笑的听着这些报告,心中很是高兴,又问道:

“我军的伤亡情况如何?”

马鸣翻看手上的公文,说道:

“因为武器不如伪明,我军损失人数要略大与敌军,在下统计出阵亡者三十一人,负伤者多,约四十七人。”

这个伤亡率下,王浩的部队没有总溃散,而是只溃散了一部分,已经很优秀了。

两军总共一千多号人,其真正阵亡人数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多为负伤。

尤其是王浩这边,甲胄稀少,武器简陋,还能打出这样的交换比。

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与日常训练以及最后的骑兵冲锋。

王浩手下这支小小的骑兵部队在最后时刻逆转局势。

骑兵的出现多为恐吓为威慑为主,杀伤其实很少,因为骑兵出现并开始朝着明军乡勇冲锋之后,明军就溃了。

不过王浩虽说三令五申,但在明军溃败后,仍然有人在追击时噶人头。

虽说是噶地上的死人头,但王浩还是决定要将其处罚。

道理很简单,以人头来计算军功的方式实在是太落后了。

是真的落后,非常不利于今后的军事改革。

戚继光都说过,明军经常性的在战场上还未分出胜负时,就弯腰去噶人头。

或者追击时不去追击而噶人头或者搜财物。

明朝以首级制度来确定军功,看其实威慑性很强,跟强秦一样在腰间栓着人头能够很有效的震慑敌军。

但人家秦国是以法家来治理天下的。

秦法的严苛是今人无法想象的,如果在秦军中感有人在没有获胜的情况下去噶人头,或者是去抢别人噶的人头。

秦吏会毫不犹豫的处死那人。

而明军呢?

那个军纪有个成语可以解释,叫: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完全不成样子,在战场上常常会抛下手头的一切去争夺首级战功,往往耽误战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
湛湛露斯卿
湛湛露斯卿
“你为何选我?”“因为我想看你君临天下的样子。”……因为一首童谣,他从皇子变成质子。从此,他发誓,他一定会回来的,回来讨回那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豆氏凉拌
大唐最苟皇子
大唐最苟皇子
一觉醒来,成为李世民最不受宠的皇子。面对这上可杀兄囚父的皇帝,下可全是心眼子的大臣,李明只敢唯唯诺诺在苟道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重拳出击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残风徐徐
我在古代搞发明
我在古代搞发明
穿越到古代,成为寒门赘婿,没有豪横权势,也没有万贯家财,有的只有一个漂亮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小姨子。且看他如何凭借智慧,让寒门崛起,问鼎天下。
风云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