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三十三章 武起乡见闻

马鸣在心里想到,他最怕的是对方是个笃信法家的门徒,现在看来不是了,儒家的仁爱在对方心里站了大多数,看来也是一位外儒内法的雄主。

众人继续前进,等到达了钱上村后,钱水庭带着乡民去落户分田,而胡一刀则跟着去落户,只留下马大奎和马鸣等一众土匪和一顶轿子孤零零的留在原地。

不多时,王浩带着张玉山前来面见马大奎。

张玉山原本想让王浩和他一起骑马前往,顺便带着披甲骑兵,以震慑这帮人。

不过被王浩拒绝了,王浩认为对方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说明已经是真心实意前来投靠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有容人之量。

因此,他只带着几个护卫前来钱上村面见对方。

果不其然,马大奎果真是前来投靠,并且携带了山寨的所有武器前来投靠。

这让王浩非常满意,足足几十把刀枪入库,可以融了让陈铁匠打造枪尖了。

对这份见面礼很满意的王浩当即就让马大奎和其余土匪编入了农兵当中。

并打散到几个村子里分开落户,对此马大奎并没有反对,而是非常情愿的样子。

王浩对其态度十分满意,为对方摆了接风宴,并在宴会上授封对方为第三大队的队长。

当然,这个队还只是空架子,只有马大奎原来麾下的一些土匪和新入伍的农兵。

不过仍然会继续补充人,对此马大奎也很满意了,有了军职,他现在也是自己人了。

而他的小舅子,王浩得知对方原来是秀才后,非常重视。

在询问的马鸣的意见后,得知对方原来是山寨的师爷兼任主簿。

对此,王浩便任命对方担任乡镇府上的户房总管,筹划钱粮后勤。

马鸣拜谢,一时间宾主尽欢。

酒馆三巡之后,喝的舌头都大了的马大奎对王浩说道:

“公子,你对俺们可真好,俺这还有一个见面礼要送给公子。”

王浩也是喝的微醺,问道:

“什么见面礼啊,你不是都已经给我了吗?”

王浩说的是那些刀枪,然后喝大了的马大奎却摇头说道:

“不是那帮破烂,是皇后,俺给你找了皇后娘娘来!”

“什么皇后?”

王浩听到这里,感觉不对劲,酒都醒了三分。

“来人啊,去把皇后娘娘请到公子的房里,去给咱公子暖床!”

底下的小喽啰连忙跑出去,王浩都懵了,他虽然喝了酒,但喝的远没有马大奎多。

对于马大奎说的皇后,王浩先是愣了两秒,之后又反应过来。

好像自己,是个正儿八经登基过的皇帝来着。

当初在逃亡路上,为了维持即将离散的造反队伍。

苟步励从怀里掏出一片黄纸,展开后拿出毛笔画了一条蜈蚣……啊龙后也不管墨迹干没干就披在了王浩的身上。

胡一刀掏出了一只在国宴上吃剩了半只的烧鸡,又拿出了三根断香。

就在王浩一脸懵逼之际,周围百十号大梁国民在苟步励和胡一刀的带领下齐刷刷跪下,口中喊着:“恭迎太子殿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把当时的王浩都给整不会了。

这绝对是史上流程最短的登基了。

但流程再短那也是登基。

你甭管流程怎么样,反正他登基过了。

而且这事马大奎是知道自己其实是大梁二代目皇帝这件事的。

那么问题来了,他这个山沟里的皇帝,哪来的皇后娘娘?皇太后到是有一个!

而且他也没听说马大奎有女儿啊!

大脑飞速运作的王浩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他迟疑的问道:

“你不会是路上抢了谁家的姑娘来吧!”

听了王浩的问话,马大奎大着舌头强行争辩道:“当然不是抢的,是邀请来的,只是邀请的过程里略有冲突……”

说着,这家伙就不胜酒力,一头栽倒在酒桌上。

留下一脸黑线的王浩在那里凌乱。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