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十三章 修建道观

“还未请教这位公子和道长的名讳?”

王浩和苟步励便自报家门道:

“禾水秀才张自建,字行之。”

“贫道东莱山陈岩,道号玄诚。”

“原来是秀才公,在下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钱弘德的姿态放的很低,这是因为他虽然都已经六十出头了,却连一个童生都不是。

整个大明,江西进士最多。

钱弘德的家族,从宋末就迁移到了龙泉,扎根于兴贤乡里。

正德和嘉靖年间,祖上出过两个举人,异地做过县令,不然那良田千顷和奢华的大宅院是怎么来的?

不过到了他这辈,地处偏远农村,文脉衰竭,全靠祖宗留下来的家产和田地过活。

再加上江西的科举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而家族后代也是一代不如一代,连童生的考不上后,也懒得花钱买,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钱弘德的孙子就有考上童生的,下一步就要考秀才。

所以,他这样的乡间土财主,虽说能在乡邻面前作威作福,也不把和尚道士放在眼里。

但对于王浩这个秀才,还是的夹起尾巴做人的。

当然,要涉及切身利益,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秀才又怎么样?能厉害过刀棒?

钱弘德压低身段,同时也是为了让对方放松警惕,捧高对方后方才问道:

“不知公子所说的要送某一场富贵,是指何事呀?”

王浩听到这话后没有说话,而是让苟步励出面说道:

“是这样的,钱老爷,张公子是贫道道观的檀越施主家的少爷,如今我禾水东莱山白云观道众日益增多,观内香火也日益旺盛,欲要开设一间新道观用来给新加入的道众修行。

可禾水县令却不允许我等在禾水在建一座道观,只说那一城一观,不让我等在禾水广开道观,说此举有损名教声望,还说我们愚弄百姓。您说,这不是故意看我们道观的香火旺盛,来为难我们吗?”

“是是是,想来是禾水县令看不惯此事,才下令制止的吧。”

钱弘德嘴上说着同情的话,心里则鄙夷的想着这白云观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肯定是在禾水敛财过重,县令看不惯他们这般收敛信徒的钱财所以才不让他们再建道观的。

不过看他们这幅样子,显然是要在龙泉开道观了,找上我家也肯定是想在兴贤乡建立道观来赚那些愚夫愚妇的钱了。

这我可得好好宰他们一笔!

想通之后,钱弘德则语气一转,说道:

“听道长的意思,是欲要在本乡建立道观,来布施信徒?”

“没错,正是如此。”

苟步励颔首到。

“哦,那不知这位道长想要在本乡哪里起道观呢?”

“这个呀,贫道在此地云游时就已经勘探好风水宝地了,就在钱家庄临水渠前的荒地上,既不打扰百姓,又不占用耕地,不知钱员外可否割爱呀?”

果不其然,听到对方已经选好了地盘,钱弘德立马就装模作样的矜持起来。端起了架子开始摇头叹气:

“实在是不瞒道长,这水渠前的的乱石荒地,虽说是不值几个钱,却是钱家庄各宗的共有产业。

想要让各宗都同意将荒地给献出来建立道观,恐怕不是很容易,老夫虽说身为钱氏宗主,以及这钱家庄的员外可也要服众啊,毕竟祖宗之地,不能说给就给,所以还是要慎重考虑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