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资本的魔力
赵方林是在1990年1月1日,来到此方世界。
到1993年12月31日,满打满算,来此不过四年的时间。
短短四年,完成了从一文不名,到身家百亿的转变。
如果要从成为亚视小股东,涉足资本圈计算,赵方林的崛起用时,更是不到3年。
赵方林只用了3年,就完成了港岛新一届十大富豪榜上,其他九大富豪用30年,才完成的财富积累。
这样的财富积累速度,在港岛会不会后有来者,暂不可知,但绝对前无古人。
虽然,相对于新一届十大富豪榜的其他九大富豪,产业主要是房地产、运输,赵方林的身家堆积,主要来自娱乐产业,看似根基虚浮。
但是,赵方林参加《大咖面对面》时,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分别,普通人可能不懂不关心,但是有识之士,却十分认可。
随着大批内地优质红筹股和H股,来港上市,小股民有了更多选择,纷纷抛掉前景不太明朗的娱乐股。
与赵方林相关的TVB、华星唱片、邵氏电影,自然是抛售主力。
但是,港股里娱乐股的股价,并没有因为被散户抛售而下跌,和持续上涨的大盘一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说明有人接盘。
当然,也与TVB、华星唱片、邵氏电影的优秀业绩表现,有非常大的关系。
时间很快进入到1994年。
飙涨的港股恒生指数,在1993年的12月10日,突破万大关,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万”级股市。
超越了自广场协议签订之后,就一直在地位震荡的倭国东京股市,成为亚洲范围内,排名第一的金融市场。
12月24日,恒生指数又突破了点。
到1994年1月3日,继续突破点。
其实,这几年,不只是港岛股市一路狂飙上涨,全亚洲范围的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西方发达地区,呈现出经济过热的态势。
赵方林在1993年初,TVB市值上涨到140亿港币的时候,出手了一部分龙辉基金持有的股票,套现离场,转而投入到期货市场,做多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从1993年伊始的5437点,到年底收市,大涨到点,涨幅高达115%。
赵方林在期货市场投入了1亿港币,加了5倍杠杆。
年底清万仓,期货户头里的资金,已经达到了28亿港币!
这还是赵方林建仓比较谨慎,杠杆使用非常保守。
当初若是选择10倍杠杆、50倍杠杆、100倍杠杆,挣得还会更多。
即便如此,在龙辉基金的股东大会上,大哥成、梅安蒂、刘天王、陈柏祥等股东,看到基金1993年度的收益率之后,依然惊掉了下巴。
大哥成在1993年,上映了3部电影,分别是《城市猎人》、《重案组》和《世界宝藏2》。
《城市猎人》和《重案组》,是原滋原味的港片,两部影片在港岛本土的票房,也有近6000万港币。
此外,靠着大哥成的国际声望,这两部影片,不仅在东南亚各地大卖,还顺利进入到欧美市场。
虽然在北美只是小范围公映,票房表现一般,但是两部电影的全球票房加起来,也有5000多万美刀。
这两部影片,都是大哥成的威禾电影公司投资的,票房分成,加起来入账将近1亿港币。
再加上《世界宝藏2》的全球票房分成,也有2.4亿,大哥成在1993年,总收入高达3.4亿港币。
在港岛娱乐圈,是独一档的存在!
但是,他当初投到龙辉基金里的8000万港币,现在已经增值到11亿港币。
去年龙辉基金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大哥成在龙辉基金里的本金加收益,才不过4亿港币。
也就是说,单单1993年,大哥成就在龙辉基金里,赚了7亿港币!
足足是他1993年票房分成的两倍!
大哥成因为忙于自己的演艺事业,没有参与梅安蒂的芳菲服饰,还有赵方林这边的华星唱片,目前只是在嘉禾电影里面,占了小部分股权。
芳菲服饰和华星唱片上市之后,大哥成明面上的身家,就被梅安蒂、陈丹尼这样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超越。
要说大哥成心里不泛酸,是不可能的。
他冒着生命危险拍电影,港岛触顶了,去闯荡好莱坞,好不容易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一部电影能赚一两个亿。
但是一回头,梅安蒂和陈丹尼,轻轻松松的,身家就有几亿、十几亿了!
早知道股市这么好赚,那大哥成还拍什么电影啊!
他也成立一家公司,到港股上市,身家躺着就能增值几亿、十几亿,岂不爽歪歪?
不过,看到龙辉基金的收益率,大哥成的内心,平衡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