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利和张曼钰,则已经各自收获一座国际影后奖杯。
巩利的表演风格,虽然和星爷的无厘头不太搭,使得她在《唐伯虎点秋香》中表现得有点格格不入,不过这部影片,依然不失为一部经典佳作。
这部《唐伯虎点秋香》的成功,也让永盛电影的股价,出现一波大涨,终于不用再担心跌破发行价了。
邵氏电影公司和嘉禾电影公司,先后在港股上市成功,市值都超过了30亿港币,如果说还有多年积累,一朝爆发的因素。
永盛电影公司的成功上市,就给其他电影公司,很好地树立了一个榜样。
用事实证明,只要业绩够好,就能到港股市场上圈钱。
永盛电影公司的向氏兄弟,1987年才又一次杀入港岛电影市场,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在宝禾电影公司、新艺城影业、德宝电影公司等一批80年代取得辉煌成绩的电影公司,相继关停之后,进入到90年代,靠着星爷,成为能与嘉禾电影公司并肩的港岛电影业龙头之一。
现在又抓住港岛娱乐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以及邵氏电影公司、嘉禾电影公司先后成功在港股上市的契机,也把永盛电影公司推上港股市场。
虽然市值只有10多亿港币,和30多亿的邵氏电影、嘉禾电影存在巨大的差距,但也让向氏兄弟,摸到了资本圈的门槛。
于是,其他电影公司,纷纷行动起来。
已经分道扬镳的新艺城影业三巨头,德宝电影公司的潘老板,以及徐科的电影工作室,吴白鸽的新里程影业,林岭东的银奖电影公司,李修贤的万能影业,黄百鸣的东方电影公司,与金公主院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整合资源,共同推动金公主影业,在港股主板上市。
金公主影业的上市过程,撞上了港股市场对内地开发,大批内地优质企业来港上市的风潮,不仅审批波折不断,募资过程也不太顺利。
因为这个时候,港岛股民在大批内地优质企业来港上市的情况下,选择多了很多。
最终,金公主影业集团,一直到1994年上半年,才如愿登陆港股主板,市值也有20多亿。
金公主影业集团的主体,是金公主院线。
金公主院线,是港岛影坛三大院线之一。
整合的电影制作公司,又囊括了港岛电影圈的半壁江山,虽然没有大哥成、星爷那样能单抗票房的巨星,但是综合实力,也不容小觑。
至此,港岛影坛,形成邵氏电影、嘉禾电影、金公主影业、永盛电影四巨头并立的局面。
刘天王的天幕电影公司,星爷的彩星电影公司,和四巨头都存在明显差距,暂时摸不到上市的门槛。
1993年之前,港岛娱乐行业,只有TVB、亚视两家上市公司。
1993年,就有华星唱片、邵氏电影、嘉禾电影、永盛电影,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再加上后来的金公主影业,娱乐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7家。
虽然,新上市的五家公司,总市值加起来,也比不上TVB一家。
但是,也足以证明,这个时期的港岛娱乐产业的发达程度!
时间来到1993年的6月,TVB、华星唱片、邵氏电影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在稳步推进。
港甲联赛收官,赵方林的神话足球队,最终在12支球队中,排名第6位。
同一时间,英超联赛也落下帷幕,水晶宫队最终的联赛积分榜上,排在第17位,积分只比降级区高了5分,不论如何,保级成功。
英超元年的联赛冠军,是曼联队。
曼联队也从今年开始,一步一步在英超联赛,建立起自己的王朝,在英超联赛组建的前11个赛季,豪夺8个联赛冠军!
不过,水晶宫队,已经在赵方林的指点下,开始挖曼联队的墙角。
曼联队之所以能在90年代,英超联赛组建之后,取得辉煌战绩,除了主教练弗格森的功劳,与队内被称为“92黄金一代”的成材率,也有直接的关系。
曼联队的“92黄金一代”,包括了万人迷小贝、吉格斯、斯科尔斯那样的国际巨星,还有加里·内维尔、菲利·内维尔等实力球员。
小贝和菲利·内维尔,如今都还只是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虽然已经在曼联训练营里,崭露头角,展露出自己的天赋,但是距离曼联一线队,还有一定的差距。
赵方林便趁这个机会,让水晶宫队底价把他俩买了过来。
75年的小贝,已经在上赛季,代表水晶宫队出战英超联赛。
77年的菲利·内维尔,也已经和水晶宫队签订了职业合同,日常跟着水晶宫队一线队训练,锤炼球技,随时等待着代表球队出战英超联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