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乌克兰的雪(大章二合一)
《阿森纳新援惊艳亮相,查尔顿溃不成军》这是赛后《每日邮报》对这场比赛评述的标题。
“虽然作为二级联赛的成员,查尔顿的实力或许略显得成色不足,但是阿森纳两位新援如此完美的表现依然震撼到了我们,结合他们加入阿森纳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转会费,我们可以很确定阿森纳赚到了。
最近兵工厂的运气似乎一直都不错,之前依靠1比0拿下博尔顿惊险取得了赛季半程冠军,刚刚又签入了如此高性价比的新援,就连欧冠小组赛后抽签都抽得了一个上上签。”
没错,阿森纳依靠小组赛第一的身份在抽签中成功避开了一众豪强,抽中了C组的第二名的乌克兰劲旅顿涅斯克矿工队。从综合实力上看这只乌克兰劲旅无疑是欧冠联赛16强中排名比较靠后的几只,按理说阿森纳应该庆幸自己的好运气,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2月14号,国家队比赛一结束我们就得去乌克兰踢客场,这个时候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助理教练阿尔贝托摸着下巴说道。
“还有一个月时间,得让球员增加适应极寒气候的专项训练。”皮埃尔用手敲了敲桌子。
能让两名教练员如此忌惮的其实并不是顿涅斯克矿工本身,而是东欧俱乐部的主场天然盟友—寒冷的冬天。
基辅迪那摩、顿涅斯克矿工、莫斯科中央陆军、莫斯科火车头这四只东欧球队是欧洲冠军联赛的常客,整体上来说是四队轮流坐庄,基本上每年都能有一个球队进入16强战。但是和在秋天举行的小组赛阶段不同,欧洲冠军联赛16强战的第一轮比赛日期一般都在2月中下旬,这是东欧地区一年最冷的季节。
当年基辅和莫斯科的严寒可是把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的钢铁洪流都挡在门外的,可见天气对人的影响有多么大,而且伴着严寒还有一系列的不利因素。
首先,基辅地区二月的气象资料显示当月几乎一半的时间会有降雪,但是足球是全天候运动,除非是特大暴雪比赛都会正常进行的。
其次,因为当地气候过于寒冷一般的草皮无法存活,基辅本地俱乐部的球场用的都是半长草半人工草皮的球场,这种草皮踩上去的感觉和正常的短草坪脚感差异会非常大。关键是人工草皮对缓冲球员动作的效果大大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高伤病的风险。
最后,顿涅斯克矿工队的主球场没有安装地热系统,在严寒的天气里场地结冰的可能性很大,老实说,在这种随时可能打滑的场地内踢球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
因此,在足总杯之后阿森纳的一线队开始有意识的增加了两项训练内容—晨训、晚训,每隔两天会要求球员在伦敦寒冷的早晨或是夜晚踢上半小时低烈度的足球对抗。
阿尔贝托曾经提醒主教练这样有可能会引起部分球员的不满,但是皮埃尔这次出人意料的相当坚决用一句“不想加训的可以找我报名,我会把他从这场比赛的大名单上划掉”镇压了所有的反抗苗头。
于是乎伦敦的清晨和傍晚多了一群冻得像小鸡仔的阿森纳球员,本土球员还好,因为原本的英格兰气候就不咋地。但是苦了法利亚斯、加西亚、卡洛斯.米拉、纳里斯这些从温暖的法国、西班牙、还有中北美地区来的球员,每天的训练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嘿!伙计们,训练结束我们去喝一杯怎么样?”某天晚上结束训练后冻得够呛的酒鬼斯图尔.皮特斯向大家建议道。
“这不太好。”不太懂人情世故的瓦尔迪直接对自己的老友说了NO。
“喂~罗宾,我这是为大家好唉!这种天气下你们不冷吗?只是几杯暖暖身子,又不是去买醉。”皮特斯还在蛊惑着大家。
“我们这里有未成年人”瓦尔迪一句话就终结了所有的讨论。
目前阿森纳一线队有4个人没到18岁,这群家伙想喝酒的话除非自己行动。
“我有一个主意,我们去吃中餐怎么样?又热又麻的那种。”巴巴卡突然建议道。
“你怎么对中餐突然有兴趣了?”高闻奇怪的转过头问他
“嘿,兄弟,瞧你说的,我一直都对各类东方文化感兴趣。”巴巴卡兴奋的说着。
“伱了解东方文化的渠道不会又是动漫作品吧?”
“哎?你看过了吗?”巴巴卡从身后抽出了一本《中华小当家》
不管怎么,这么冷的天吃些川菜确实是个好主意,于是阿森纳一线队除了几名家中有事的队员,剩下的十几个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一家名叫火辣辣的中餐馆。
“嗨,闻!欢迎光临!这次你带了朋友来是吗?”这家餐厅是高闻平时自己改善伙食的地方,因此侍者和他很熟悉。
说是中餐馆,但是想在伦敦开店不进行本土化改良肯定是不行的。否则光是川菜的一般辣度撒克逊小伙们就接受不了。
于是等一行人落座之后,每个人面前都被递上了一张注有英文菜名的菜单。高文大概看了一下都是菠萝古老肉、香辣肉丝、口水鸡一类被外国人接受度高但名字不好叫的肉菜。
“闻,我感觉这家店在歧视我们。”巴巴卡突然来了一句。
“歧视你?怎么看出来的?”
“我知道的,中国人都习惯把自己店里的拿手菜写在小木牌上挂起来,可是他给我们的是翻译好的菜谱,菜还只有那么几道,墙上明明有那么多。”巴巴卡不忿的说道。
“那是为了方便你点菜,而且墙上的木牌有好多菜英国人是不吃的。”高闻哭笑不得。
“我不管,我就要吃木牌上的菜”巴巴卡像孩子一样耍起了小脾气。
这时候,侍者上前来为大家点菜。
“先生?请问您用点什么?”侍者恭敬的向巴巴卡问道。
我要这个,巴巴卡先是指了指桌面的上英文菜单,点了大意是“掌中富贵”的这道菜。
“先生,我得提醒您,这道菜你可能吃不惯。”
“不要紧,我对中国菜很有研究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能接受。”巴巴卡以一个中国通的语气说道,随后他又指了指墙上的一个木牌。
“我还要一个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