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笙笑了笑,说道:“你想讲讲你的创业计划吗?愿闻其详。”
陈卓霏回答道:“乐意至极。”
“我的计划其实很简单,我想创办一份电子杂志,针对的目标群体是情侣,最舍得消费花钱的年轻群体。”
“杂志每周一期,每月四期,专门介绍适合情侣约会的时尚衣着和最流行的妆容打扮。
当下最流行的约会地点,美食餐厅,娱乐场所,酒店特色情侣房间,度假地点,力争做到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成为年轻潮人们的风向标。
毕竟,时尚不该局限于各大顶级品牌包装出来的应季奢侈品这类的外在物质,也应该是一种内在的生活态度,和年纪无关,只关乎心态。
创办初期,杂志最初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家的赞助,杂志植入的符合时尚概念的品牌投放的一次性广告。
我哥愿意当我的天使轮投资人,资金方面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但是我想的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新鲜,和小红书的达人好物分享功能也有些撞,时效性也不是很强。
别人每天实时更新,我的杂志是周更,前景不太好说。”
肖一笙并不意外她的构想已经这么全面了,而且非常具有可行性。
在他眼里,陈卓霏本就是细致周密的性格,这也决定她的创业计划肯定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不会是一时冲动,拍拍脑袋就想出的点子。
肖一笙继续执行刷好感的策略,诚恳的建议道:“虽然你的杂志是周更,但你的内容肯定经过精挑细选,更加全面,有条理。
杂志发展起来后,你还可以接受读者投稿,或者留言,或者采用民意调查的方式,线上投票筛选出读者们想了解的事物。
不仅提高交互性,还可以按照读者的兴趣偏好去深入挖掘他们感兴趣的领域,量身打造专属于他们的杂志,留住读者。”
肖一笙的这番话,提的建议完全说中了陈卓霏最在意的点。
她不停的猛点头,毫不吝啬的表达自己完全赞同肖一笙的意见。
而且陈卓霏一直很渴望有人聆听自己的创业计划,给出真实的反馈,让她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杂志定位。
创业是属于勇敢者的冒险游戏,自负盈亏,一切从头摸索,风险之大,路人皆知。
前期尽可能准备的充分些,真正实行起来,也可以少走些弯路。
陈卓霏发自内心的夸赞道:“一笙,你真不愧是教授,年纪轻轻,思考问题时的切入角度,很有一种科学家的敏锐,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
肖一笙谦虚道:“那是因为你的点子已经很具体了,我站在读者的角度,自然很容易看到一些你处在老板的角度,暂时没有考虑到的细节问题。”
陈卓霏很认同,感叹道:“任何时候,懂得换位思考,都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