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谓的登门拜访,自然不是什么邻居间的友好串门,而是登门问罪的意思。
那儒生也是无奈,他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般是不会笑出声的,可实在是太好笑了!
不过他们也不是怕事之人。
那位最开始发出嗤笑声的白袍青年站起身来,对老儒生抱拳一礼,“前辈,晚辈们发笑,确是事出有因,您大人有大量,就别跟我们一般见识了,后生在这里谢过!”
“事出有因?”
“是什么原因?伱倒是说出来,让老夫为你评一评!”
老儒生得理不饶人,也的确是因为刚才这群儒生做得太过,笑得他心火大旺,这件事若不能处理好,他意如何能平?
“前辈当真要听?”
“有什么不能听的?”
老儒生微微冷笑,这群小辈还想跟他耍滑头,刚才大厅中分明没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发生,这些人大笑不止,就是在挑衅他!
“既然如此,那后生就斗胆为前辈解析一番这新词《卜算子·咏梅》!”
说着白袍儒生已经直起身来,目光坦然的看向老儒生。
“嗯?”
老儒生眉头微皱,一时间他竟感觉自身气势被对方压制住了,他可是七品浩然境的儒修啊!
“前辈说这首咏梅是无用的花瓶,晚辈却不敢苟同!”
白袍儒生开始出声,“晚辈反倒认为这词人立意高远,略胜陆放翁一筹。”
其实他心中觉得这首词比陆游词高了一个档次,但陆游毕竟是半圣,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便只说略胜一筹。
呵!
老儒生冷笑一声,反而放下心来,他倒要看看,这孺子能说出什么花来。
“此词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很显然,这里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风雨”、“飞雪”,而是梅和梅花。在风雨中送来春天,在飞雪中迎来春天。”
“先为梅花描绘了一个既艰难又充满希望的环境,给人以希望和向往,启示人们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现实,不要像陆游那样,局囿困窘于一时一地而不能自拔!”
白袍儒生这句话一出,顿时满堂聚寂,妄议半圣,即便是在开明的大乾,也是被很多读书人忌讳的。
老儒生脸色一变,但还是强作镇定的冷哼了一声,“哼,牵强附会!”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承“飞雪”写出,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样一来,“犹有花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花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以冰雪衬托风骨铮铮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质、梅花的形象来喻人。”
“描摹出一幅玉骨冰心的梅花挺立于严寒中坚忍不拔地迎风斗雪的伟大形象。【已是悬崖百丈冰】,足见隆冬之深,严寒之冽。梅花的如此处境。”
“较之陆词中那春天“黄昏”,“风和雨”中的“驿外断桥边”,不知要严酷多少倍,而新咏梅词中梅花昂首“悬崖”,傲视“百丈冰”之坚强、无畏、风流,使陆词中那叹“无主”“独自愁”的形象显得脆弱、可怜、颓丧。二者的不同风骨不言而喻!”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跟那老儒生一样,认为这白袍儒生有些牵强附会,那么此句一出,再无人有疑问。
甚至,有人觉得,林谦这首词,就是来批判陆放翁之咏梅一般。
当真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