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渤海国的忧惧

胡曹虎听到速大壮的话,心头忍不住一阵惊颤,从苏大壮的声气中,他已经感觉出苏大壮对孙大成心中的怨念。

他不清楚孙大成为何被杀,但看起来孙大成的忠贞似乎并没有受到苏大壮的尊重。

在他看来,孙大成乃是难得一见的忠臣,而在苏大壮的眼中,此人或许只是一个逆臣吧。

毕竟他们所处的阵营不同。

苏大壮怎么看待孙大成,胡曹虎其实并不是很在乎,他只是担心因为孙大成的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安危。

他见到苏大壮对孙大成心有不满,便急忙上前说道:“回大将军,孙大成可不是我让他阻挡天兵的。”

陶云义闻言,顿时一怔。

就算此时胡曹虎已经投降,这样的话也是不该说的。

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此人果真还是不似人君,只是混乱的时代,让他有了可乘之机。

苏大壮听到胡曹虎的话,也是冷哼了一声。

陶云义看向苏大壮,轻声问:“将军,我有一事不解,不知将军可否为我解惑。”

苏大壮看向陶云义,笑道:“有什么问题,你只管问吧。”

“将军为何要杀了孙大成呢?”

“因为他没有死。”苏大壮冷声说道。

陶云义不解的问道:“难道将军不喜欢忠义之士吗?”

“忠义之士?你说的是谁?难道是孙大成?”苏大壮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看向陶云义,轻声说道。

“当然是孙大成。他坚守大罗,直到城破都没有投降。”陶云义感叹着说道,“自古以来,有如此忠义之行的人也是非常罕见的。”

苏大壮闻言,便忍不住大笑起来:“忠义?誓死不降?那只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对他进行招揽。你难道真的以为他坚守城池,是因为他的忠诚吗?”

“难道不是?否则的话,他为何不投降呢?何必坚守成城池,早晚城破。”陶云义不解的说道。

“谁都知道大罗早晚是会被攻破的,没有人以为大罗能够守住。就算是倾整个安南的军队,也守不住大罗,那么大罗是不是就不该坚守了呢?”苏大壮沉声说道,“这当然不是。一个忠贞之士,当然应该坚守城池,可是你既然决定了坚守,自然也要拿出坚守的态度。整个大罗的军民都几乎死光了,可是他竟然还能够从容的被我给抓住。他到底哪来的面皮?”

“可是我听说他是在自杀的时候,被自己的亲兵发现,将他救下来的。”孙大成轻声说道。

苏大壮冷笑道:“如果他不是这样假惺惺的作态,我是不会杀他的。就算我再怎么恶心他,都会留他一条狗命的,但就是他的这个行径,让我知道,这样的人不死,那么整个大罗的军民都将会死不瞑目。”

“这到底是为什么?”陶云义仍旧是你不接的问道。

“若是他真的想要赴死,难道真会被他亲兵发现?就算是被他的亲兵发现了,他身为一个守城的大将,竟然这么容易就被夺下了剑,他的自杀之心就是如此的不坚定?”苏大壮沉声说道,“而且大罗的军民几乎都死尽了,他跟自己的亲兵竟然能够安然无恙,也是一个奇迹。”

“难道将军的意思是,他是想以忠贞之名来博得一个前程?”陶云义轻声说道。

“没错。历来的统治者都喜欢标榜忠贞之士。因此他以为靠着自己的忠贞之名。我一定会去招揽他,然后他再半推半就的投降,那个时候,他甚至还能够获得青史留名的机会。实际上太宗皇帝的魏征便是一个例子。”

陶云义闻言,便是缓缓点头。

大概就是与以直邀宠相类似了。

随着苏大壮攻下了顺化,胡曹虎带着一班官员投降,安南也纳入了苏唐的疆域。

苏落将安南和后世的云贵一带,统一划成了云南郡。

由于安南的特殊性,苏落特意从安家村派出了一个官员前往云南郡担任太守。

此人便是慕容堂。他是最早的苏落手底下的县令,因此占了很大的天时,再加上在消灭帮派的过程中,慕容堂也是出了很大力气。

苏落对他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因此他的官职也是飞快的提升。

安南地带,十分的特殊。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具有反叛精神,若是稍微放松就会发生叛乱,形成割据。

苏落必须安排一个非常信得过的官员。

所以他就将慕容堂给派了过去。

苏大壮留给了慕容五千义勇军,目的自然是为了震慑安南。苏落派遣慕容堂来到云南郡担任太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便是在安南种粮食。

安南的气候,可以实现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因此是生产粮食的绝佳的好地方。

这对于缓解中原地带的粮食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慕容堂在劝农这个工作上,一直都做的很好。

他所在的郡治,往往都是粮食生产最多的地方。

这也是苏落选择将慕容堂给派到云南郡来到当太守的原因。

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可以指挥义勇军的太守。

这当然也是因为安南的特殊形势,毕竟是有时候,还是会见血的。

在苏大壮班师回朝的时候,位于东北的渤海国却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

如今的天下格局,已经形成,苏落已经占据了李唐大部分疆域,已经成为中原王朝的继任者。

大钦茂现在最害怕的便是苏落会去攻打渤海国。毕竟苏落已经将都城迁到了北京。

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

那么接下来的目标,又将会是谁呢?

毕竟渤海国也曾经被纳入李唐的疆域,谁知道苏落会不会向他进攻呢?

大钦茂心中感到恐慌,而且没有任何的底气。

大广义向大钦茂说道:“可汗,依我看,苏落未必会向我们进攻,毕竟我们这个地方乃是苦寒之地,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我们向他俯首称臣,作为藩属国,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大钦茂闻言,便是不住的点头:“这也是个办法。况且我们的祖先,也曾经受到过李唐皇帝的册封,因此才有了渤海国。渤海国王印还仍旧在我的案桌上。”

大广义说道:“可汗圣明。以我之见,便请孙大人前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大广义口中的孙大人,自然是孙和逯。

孙和逯也是与苏落打交道最多的渤海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