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第一百六十五章 长安城破

刘三胖吩咐人打扫战场,整个潼关生还的人数的并不多,绝大多数也受了极严重的伤势。

原先逃出城的那个唐兵,见到眼前的景象,完全不敢相信。

他曾经想过,潼关肯定会遭到非常残酷的的境地,但却根本没想到竟然会如此之惨。

经过清点之后,潼关生还的人数,只有三百余人。

而这三百人中,重伤的就有一百七十人,而且这些人几乎都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刘三胖并没有直接将他们扔掉或直接杀死。

毕竟苏落对于虐待俘虏的事情,非常的严格。

可若是将他们带着前往长安,就这些人的伤势,也根本走不到长安,也都统统死在路上。

带着这些人前行,完全就是累赘。

刘三胖在经过思考之后,便决定将他们留在潼关。同时留下了一百的义勇军士兵和一个随军医生。

李光弼带着残军回到了长安,立刻就引起整个朝廷的震动。

李亨此时浑身发抖,不知道是被吓得,还是被气得。

但如今却已经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

“陛下,臣无能,还请陛下治罪。”李光弼说道。

他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从来没有跟义勇军有过接触,完全想象不到他们的强悍之处。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潼关,至少也能够守一个月,但是他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

若是义勇军全力进攻,他根本连一天都不可能守得住。

“陛下,义勇军的武器非常强大,李将军会失败也是情有可原的。”郭子仪急忙上前的说道,“如今潼关已经丢失,长安便是面临被攻陷的危险。我们当务之急,应当是决定今后的行动,而不是纠结于潼关的失守。”

在郭子仪看来,潼关的失守是早晚的事情,他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潼关丢失的的实在太早了一些。

李亨闻言,恍然的抬起头看着郭子仪,轻声说道,“以郭元帅之见,我们下一步应当如何做呢?”

郭子仪沉思片刻,便轻声说道:“陛下,请恕臣大胆,如今朝廷想要守住长安已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唯一的希望,便是韦相跟苏落的谈判。但此时若是长安陷落,而致使朝廷陷入苏落之手,那么韦相的谈判,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因此以微臣之见,我们当暂时退出长安,以避锋芒。等到韦相谈判有了结果再说。”

太监王守治也急忙上前说道:“陛下,老奴以为的郭元帅所言非常有理。我们暂避锋芒,以待事情转圜,乃是当前的上上之策。”

李亨听着两人的话,便是有些意动。他其实也知道,想要依靠长安城,挡住义勇军的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次义勇军兵临长安的事情,他还历历在目。

但是他好不容易回到了长安,又让他再度离开,心中顿感惆怅。

这算是他第二次逃出长安了。

而且这一次逃出长安之后,他还能不能够回到长安,就是个未定之数了。

这一次跟上一次完全不同。

义勇军跟安禄山的叛军完全是天壤之别。

安禄山的叛军,给义勇军提鞋都不配。他上一次逃离长安的时候,还只是个太子,但他却并没有多少惆怅的情怀。尽管当时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但他却还有着相当强的信心。

他相信他总归是能够打回长安去的。

但是现在情况却都不同了。因为占领长安的将会是义勇军,哪怕义勇军只是在长安驻守一千的守军,他都觉得长安将会是铜墙铁壁。

他看向堂下的众位大臣,轻声问道:“诸位臣工,可有什么意见?”

“我等赞同王公公的意见。此时当前迁都为好。”

李亨知道,在一众大臣的心中,也早就已经有了成见。

他也只能遵从众意。

在选择迁都的地点,李亨力排众议,最终还是选择了灵武。对李亨而言,这个灵武算是他的福地。

因为他就是在这个地方称帝的。

他也只有退到这个地方,才会觉得安心。

尽管群臣们,有着各种建议,而且都有着充足的理由。

但是李亨最终还是决定迁往灵武。

当刘三胖带着义勇军来到长安的时候,这个长安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城。

不但所有的官员都搬走了,一个士兵也没有留下。

这让刘三胖感到非常的恼火。

他原本以为在长安,也会经历一场大战,结果他是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长安城。

刘三胖向苏白说道:“给先生传信,就说我们已经占领长安了。”

攻占长安,刘三胖不费一兵一卒。

由于军队没有任何的损耗,他们实际上是可以继续前进的。

但是刘三胖却并没有选择这么做,因为苏落给他的任务就是攻占长安。

并没有让他往西继续进攻的意思。

此时的韦见素,也终于见到了苏落。

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苏落了,跟第一次相比,苏落的身上更多了一些王者之气。

“苏先生,敢问义勇军为何无缘无故进攻潼关?我们曾经有过契约,彼此之间不得进行攻伐。”韦见素向苏落问道。

苏落却是轻声笑道:“你说的没错,我们之间的确是有协议的,但是我并不是无缘无故就选择攻打李亨的,我可是有着充足的理由。”

韦见素闻言一愣,沉声问道:“不知道苏先生所说的理由到底是什么?难道我们有什么得罪先生的地方吗?”

他颇为不解。为了避免跟苏落产生冲突,他们做事向来是谨慎至极。即便是派奸细来三家村,也是派去的真的学徒。

他们策反三家村的工匠,也只是处在交流感情的地步,还没有真正开始进行策反。

因此他完全不知道唐室究竟在什么地方得罪了苏落。

他将唐室最近所做的事情,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任何有得罪苏落的地方。

因此在他看来,苏落就是无事生非。

苏落闻言,却是轻轻一笑:“韦大人,想必是忘了李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