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还有放弃交趾,这个就不说了,明宣宗最大的问题是他放弃了出海。
朱棣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不用想这个东西绝对不会亏钱,因为朱棣时期其他的五征漠北、占领安南、编写《永乐大典》,全靠郑和七下西洋给钱。
为什么有说法是郑和七向西洋亏钱,这是因为钱全部都被朱棣赚去了,其他人都没赚到,朱棣甚至还坑臣子,用下西洋交易到的香料当做工资
如果是朱棣这样的一代雄主,手底下的臣子自然不敢说什么,但朱棣一死,他们就疯狂阻止,明宣宗偏偏还真放弃了。
结果呢?自此开始明朝皇室把穷逼刻脑门(相比其他朝代皇帝),甚至还不如一些蛀虫王爷。明朝皇室穷能到什么地步?
提问明朝皇室大兴过什么建筑?
秦朝的阿房宫、隋朝的江都宫、清朝的颐和园,明朝有什么的跟这些比的?
硬要说,只有明武宗的豹房,但豹房实际上就是动物园,哪朝哪代没有动物园?汉文帝那都出土了大熊猫了!
史书记载豹房:造房屋200余间,耗银24万余两。24万两白银扔到颐和园,可以给慈禧砸个水花看。
并且豹房还不一定明武宗一个人造的,自元朝起,贵族豢养虎豹玩乐的风气,豹房也有可能是当时的贵族一起合资建的,有这种可能,但史料记载不全,无法确定。
但为什么说起豹房,就喜欢给明武宗扣帽子,这就要问那群文人,清朝都不背锅,清朝喜欢黑成化,没空理明武宗这个一向名声不好的家伙,明史中关于明武宗的记载几乎就是照搬明实录的。
所以出现了两次神奇记录,应州大捷皇帝都手刃了几个,但敌军一共才伤亡十几个,然后打得鞑靼小王子十几年不敢南下。
这种神奇记载已经不把读史料的人当做人看了,这是我第一次对文人集团印象产生巨大冲击的事件,第二次就是宋人评价石重贵。
为了黑而黑,不顾逻辑!
偏偏明武宗朱厚照的继承者还不是自己的儿子,是表弟。
还有他爹明孝宗,明宣宗、明孝宗这两个名声还算好的明朝皇帝,偏偏他俩真实情况一言难尽,明孝宗比明宣宗还名不符实些。
总结一下明孝宗,他在任期间文官坐大、丢失河套、国库见底、外戚横行,他比他侄子嘉靖更早修仙吃丹,明朝皇帝修仙自明孝宗始,国库就是被修仙吃丹吃见底的。
明朝制度对外戚极其不友好,终明一朝,仅明孝宗一例外戚横行,也就是说明孝宗的垃圾能力突破了明朝制度的下限。
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就一夫一妻制,用这个夸皇帝?笑了,但凡明武宗有个亲弟弟,都不会被文人黑的那么惨。当然最好还是有个亲儿子,可惜没有。
明孝宗之所以好名声,四个字总结,文官坐大;明武宗之所以名声狼狈,十一个字总结,反对文官做大,且反对失败。
明宣宗还有些正面影响,明孝宗纯负面。等一下,如果牙刷真是明孝宗发明的,凑个半点。
终明276年,十六个皇帝硬是凑不出一个媲美颐和园的东西,而颐和园还只是清朝一个普普通通的宫殿,要不是有火烧颐和园,根本不会有几个人知道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