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一座气运祭坛

第91章 定计

屋中一片沉默,刘伯温见众人都不说话,主动开口道:“看这副模样吴三桂应该没有彻底倒向关外的满清,至于其中原因我估摸着应该也就了了几种,大概是不想承受骂名,准备等待我们的招揽。”

说道这里刘伯温了刘伯温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之前陛下有过吩咐,这明末世界的文武商贾一概不接受,大明只要百姓,我想咱们也不需要过多考虑了。”

“反倒是吴三桂的等待犹豫,能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布置,我觉得咱们可以写上一封书信,说不定会有奇效。”

“刘大人让我说,咱们打过去就行了,不管对面如何,直接将人堵在山海关下,怎得如此麻烦。”

“是啊,我也觉得吴将军说的在理,别看咱们布置好了,即使能够阻拦住大股骑兵,若是对面分散开来,小股骑兵还能够轻易绕后的,我也支持吴将军的建议,直接大军压境,阻敌于山海关外。”

一时间房中争吵声不断,支持刘伯温者有,支持吴祯的也不少,只有徐达一声不吭的坐在上位。

“嘭~”的一声房门被人从外边推开了。

一众在吵闹的文臣武将们脸色有些难看,他们在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竟然有人敢不经过禀报直接闯进来,简直是狗胆包天。

“谁,好大的胆子!不知道我们在商议大事吗?”一脾气火爆的武将当即怒吼出声。

“郭将军风采依旧啊,声音都比别人要宏亮不少。”

朱标迈步从外走了进来。

郭兴自然见过朱标,他们这一众将领镇守北京城,抵御李自成的时候,自然都见过朱标,就算之前没见过的,也在那一段时间中跟朱标熟络了起来。

一众淮西老将,都对朱标这个太子无比满意,待人温文尔雅,不管什么身份都能聊上几句,就是跟他们这些大老粗,也一样能够席地而坐,喝上一碗烈酒。

郭兴脸色刹时间涨红,在听到朱标的声音后,郭兴就后悔,心中怪自己这个嘴怎得如此快,就不能等别人先说话吗?

“殿下,臣,不知道是太子殿下亲临,臣、臣刚才是......”郭兴涨红着脸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好了,不怪郭将军,是我不让人禀报的,不过,”朱标脸上笑意盈盈说道。

“不过郭将军,你可得补我一顿酒啊,要不然这事可就不好说了。”

郭兴听到朱标说不过的时候,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事可大可小,大的就是犯上,小也可以说是无心,不过听到朱标后边的话后,一颗心就放到肚子里了。

“殿下,放心,不要说一顿,十顿八顿的臣也管的起,太子殿下跟臣喝酒,那是看得起臣。”

郭兴见朱标没将刚才的事放在心中,又听说能够跟太子殿下喝酒,那是更加高兴了,毕竟他可是妥妥的保皇党,老朱从淮西带出来的人。

“好了,不聊这些了,说说正事,我还没靠近,远远的就听到了争吵声,这是为何啊?”朱标看向站在首位的徐达询问道。

“殿下,是这样的,据探子回报,山海关外已经驻扎了大批骑兵,现在正在商议对策,刘大人提议书信一封,暂时稳住吴三桂,再给我大明换取一些时间,将战线布置的更加缜密一些。”

“嗯,刘大人考虑的不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朱标微微点头,觉得刘伯温的计策其实不错,反正崇祯已经死了,但是外人不知道啊,他们完全可以打着崇祯的名头给吴三桂书信一封。

反正是崇祯写的跟他们大明有什么关系?伱要找你去找崇祯啊,你找我大明做什么?

这也是为何,当时老朱刚来的时候一定要让徐达尽快拿下北京城,然后清点城中人员,又尽快的直接安排了没有问题的百姓迁移,也是有意封锁崇祯的消息,不管崇祯的这个名头,之后用不用的上,反正先封锁消息传出去绝对没有错。

“然后吴将军、郭将军等人不同意,反而提出了御敌于山海关的建议,毕竟不管布置的再好,真正实施起来,总是会有些许错漏,不敢保证关外骑兵有漏网之鱼闯过防线,进入后方。”徐达不带个人意见的将争吵的起因完整的说了出来。

“嗯,郭将军、吴将军说的也没有错,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计划,而且若是满清骑兵入关,总会对我大明百姓造成损失,要知道这些百姓,早晚都会一一迁移到大明,现在损失一个,就代表我大明要失去一个百姓。”

朱标还是点了点头,对现在大明的将领们好感剧增,御敌于国门之外,不错,战意满满,真不愧是跟随老朱一同驱除鞑虏的武将们。

“徐元帅有什么建议吗?”朱标看向徐达,不知道徐达准备如何选。

“臣,觉得刘大人说的没错,大明现在需要时间。”徐达此话一出,在场的武将们脸色皆是变化,看向最前方的徐达,心中皆是暗骂道‘徐达没想到你这个面相憨厚的狗东西,竟然背叛兄弟。’

反观刘伯温脸色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徐达继续说道:“但是,战线拉扯过长确实不妥,所以臣建议先书信一封,能够拖延几天就拖延几天,然后立即下令,命迁安、卢龙、滦州、乐亭几地所有守将,同时向着抚宁急行,直接占据抚宁城,以及抚宁城周边要道,但是只能到抚宁,再向前的山海卫,直面山海关不妥,无处可守,而且占据抚宁后吴三桂绝不会坐视不管大军。”

“所以占据抚宁后,需要紧守抚宁战线,毕竟抚宁要比之前防御迁安、卢龙、滦州、乐亭等地的防线缩小七成。到时候地少兵多,就算直接将吴三桂逼到满清那边,到时候也好拿捏吴三桂,到时优势就在我大明了。”

“而且满清骑兵一旦入关,绕不过抚宁的,否则只要断了他们的后路,他们就完了,所以抚宁咱们必须拿下,书信为了拖延时间,必须要给吴三桂写。”徐达说完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