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心中好奇,自己也读过这段历史,自然知晓此时乃是寇准主政,这柯政又是谁?
于是,李玉便问道:“不知大人可认识寇准?”
赵谦摇了摇头:“不认识。”
如此,李玉心中了然,只怕这又是个似是而非的平行世界。
不过也没有纠结太多,就是不知道这是哪个电视剧世界,自己又是否清楚。
想到这里,李玉又不由想到之前的世界,貌似都是些由第一世影视剧转变的世界,却是不知为何?
难道第一世的地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想不明白的李玉也不再去想,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成仙和功德。
只是这宋帝昏庸,自己真的有办法辅佐吗?
但是他又没办法就此造反,毕竟如今是太平年景,造反的业力太大。
并且身为皇帝,牵扯太深,因果也大。
如果以后后世子孙不肖,天下大乱,只怕也要将这笔账算到自己头上。
如此又过了几天,赵谦也不怎么去城楼了,好像一下子看开了很多。
反正都要讲和了,去不去的又能怎样呢?
这一日,李玉和赵谦正在喝酒闲聊。
“李公子,你真的决定落户东光县吗?”赵谦问道。
“在下已经决定了,既然想不起来过往,那就在东光县好好生活吧!”
李玉点了点头道,他自己知道,所谓失忆都是假的,自己又没有路引,寸步难行,还不如借着赵谦的关系,将户口解决了,如此以后不管做什么,也有了身份。
听李玉语气坚定,赵谦也应了下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李玉心存好感,好像特别信任他。
赵谦当然不知道,他其实是受李玉之前溃散的精神力影响,毕竟是仙,凡人怎么可能不受其影响。
这事也算是定了下来,当天赵谦就将李玉的户籍办好。
如此,李玉也在这大宋有了身份,成了一名良家子弟。
第二日中午,赵谦正和李玉吃完饭,这时,手下士卒来报,辽军兵临城下。
赵谦大惊,这不是正在讲和吗?
不管如何,赵谦还是去往城楼,而李玉担心,也跟着一同前往。
来到城楼,朝下看去,却是发现楼下所谓辽军入侵,只是几百名辽军正在追杀数百名手无寸铁的大宋百姓。
赵谦当即发怒,想要发兵救援。
这时副官阻拦道:“大人,不可啊,朝廷有令,让大人切勿开门出战,否则定会问罪!”
这副官也是为赵谦好,毕竟他们作为武将,可是深知大宋的尿性,收拾不了敌人,还收拾不了你们这些臭丘八?
敢违抗命令出兵,肯定要治罪的。
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所以有宋一朝,对于武将那可是千防万防,没有军令,将领是万万不能出兵的。
赵谦也明白这点,可他又怎么能够看这些辽人屠杀大宋百姓,而坐视不理,这与他的信念不合。
于是,赵谦道:“我意已决,如果朝廷怪罪,一切罪责有本官承担,但要让本官见死不救,却是绝不可能!”
随即,赵谦便下令,出城迎敌。
有什么样的将领,便有什么样的兵,见赵谦下令,早就看不惯这群辽人的士卒们纷纷响应。
于是赵谦带着五百步骑,打开城门,朝着辽军冲杀而去。
这些辽人也知晓两军正在和谈,以他们对大宋的了解,定然知道不会有什么危险,就想着打打秋风,抢劫财务,以及杀一些城外村民发泄一番。
见到赵谦竟然敢打开城门出战,自然不惧,立刻不管那些百姓,想着解决大宋官兵,然后趁此良机入城,再劫掠一番。
于是,两军相撞。
虽然赵谦等人热血上涌,可毕竟多是步卒,而辽军本就悍勇,加上都是骑兵,于是很快落入下风。
“祸事啊,祸事!”
那名副官看到城下战况,心里也急了,嘴里一直念叨着。
他如果关上城门,那么赵谦和那五百士卒可能凶多吉少,但是如果不关城门,一旦落败,只怕会被敌人趁乱入城。
这时,李玉也瞧见局势不利,站了出来。
“大人不用担心,且看我如何助赵将军一臂之力!”
在副官疑惑不解的目光下,李玉将其背着的一副弓箭拿过来,然后张弓搭箭。
只是一箭,辽军将领便应声倒地。
一时间,无论是城楼上还是城楼下的人都惊住了。
副官也是一脸惊奇,这距离足有百步不止,这弓也不是什么强弓,虽说居高临下可以射上那么远,但是准头会差上很多,加上射艺不精,楼下又是两方混战,很容易伤到自己人。
却没想到,赵谦带来的李玉竟有如此射艺。
而赵谦看着眼前中箭倒地的敌将,也是惊了一下,他本来已经招架不住,想着自己今天就要身死,却想不到敌将被射死了。
而辽军看到主将身死,也都大惊,纷纷拼命。
这时候,又有几箭连续不断射来,每一箭都能带走一名辽军。
一时间,本来还想拼杀一番的剩余辽军心中大骇,纷纷拍马逃离。
赵谦不敢追击,怕遇上辽军的大部队,加上已经救下百姓,也收兵回城。
当了解到那几箭乃是李玉的手笔后,赵谦也是一脸惊奇地看着他。
“却不想李公子射艺如此惊人,只怕是辽军最厉害的神射手也比不上你!”
李玉笑了笑,没有回话。
这话没法回,他难道还能说自己天下无敌不成?
显得太高调了。
如果不是心中也敬佩赵谦的为人,李玉只怕也不会出手。
自从知晓功德业力之后,李玉身为仙人,也不怎么愿意对付普通人了。
作为仙人,屠杀普通人,不管如何,都没必要,除非对方也是穷凶极恶之人。
就好像李玉所射杀的,也都是刚刚手上沾上百姓的人。
搁在以前,按照李玉的脾气,肯定是一个不留。
见李玉不回话,赵谦也不再说什么,而是闷闷不乐起来。
这几天,赵谦将李玉安排出赵府,能遣散的奴仆也都遣散了,他知道,只怕朝廷问罪的旨意已经不远了。
果然,仅仅两天,便有皇城司来人。
负责拿人的是雷敬,乃是皇城司一名头目,来到东光县后,便将赵谦捉拿归案。
罪名便是私开城门,破坏两国和谈。
赵谦倒是有了心理准备,也已经准备慷慨赴义,可是却没想到,朝廷太混蛋,竟要让自己满门获罪。
第二天就要问斩,此时,赵谦已然身处大牢。
赵谦心里很难受,自己死就死了,可是自己的家人何其无辜,但是他如今却又什么也做不了。
这时,却见牢门外,李玉走了进来。
而看守牢门的士卒对于李玉的到来却熟视无睹。
赵谦很惊讶,便问道:“李公子找回记忆了?”
却是赵谦误会了,以为李玉证明了自己乃是贵人,这才让四周皇城司的人对其放行。
李玉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一些小把戏,不过在下却是可以带着赵大人逃离这里,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赵谦闻言认真看了眼李玉,最终却是笑了笑:“我就知晓李公子定不简单,却也没想到有这等本领,不过天下之大,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更何况我还有家人,如今我死则死矣,却最是放不下家中老小,只希望能以我的命换取我家人的性命,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拜托李公子有能力的话,能够救一下我的家人,如此我就感激不尽了。”
李玉看了看赵谦,最终点了点头。
他尊重赵谦的选择,虽说这些天对方也照顾了自己,但是前几天在城门处自己也救了对方一命。
如果说恩情,也算是还了。
如今想要救赵谦性命,却也是不想如此好汉就此冤死。
可既然赵谦一心寻死,李玉也不想强行带走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信念。
对于其所说照顾家人,李玉答应了下来。
赵谦见李玉答应,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想了想,说道:“我的家人都在邓州,此去风险甚大,如果李公子力有不怠,只需要救一下小女就可,这是我唯一的子嗣,也是我最疼爱的闺女,名唤赵盼儿,拜托李公子了!”
言罢,赵谦对着李玉,躬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