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尔开路西天去,
渡彼痴迷混沌人。
那猴子顿时化为一只石猴。罗先看得有趣,正欲张口问个究竟,忽然间星转斗移,眼前又是一变,僧道石猴皆不见踪迹,眼前风转云变,变成一片茫茫沙漠,有四个人正在沙漠中赶路。仔细一看,不是唐僧、猪八戒、沙僧、孙悟空又是谁?
不由得大喜,正要上前招呼,忽然一想不对,怎么还有一个悟空?莫非那六耳猕猴未死?连忙挚出金箍棒,喝道:“泼猴哪里走!”
那四人却对罗先视若不见,竟坐下休息起来。只听那个孙悟空问道:“师父,我们爬山涉水,降妖除魔,这么没日没夜地走,到底要去取什么经?”
唐僧正襟危坐道:“我佛如来作三藏真经,分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们要去取的就是这三藏真经。”
“我们为什么要去取这三藏真经?”
“只为世风日下,是非颠倒,黑白扰乱。世人贪淫乐祸,争斗不断,所以我佛如来要把三藏真经传播天下,劝人为善,莫启争端。”
“这真经既是如来所写,为什么他不亲自送去?要我等辛苦颠簸十几年去取?”
“若是得来容易,必然不去珍惜,或束之于高阁,或垫之于盆底,或卷之于茅厕,岂不是怠慢了妙法真言,有悖于我佛渡化众生的原意。”
“这我却是不解。我师徒四人取来真经传播于人,于人岂非得来容易?如何保证他便不会怠慢真经?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亲自去西天取经一次?”
“这……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佛法妙用,都愿意辛苦去西天取经。所以还需要你我师徒取回真经后广为说法解道,让他们领会其中真义。既推广佛法教义,又免去众生取经的辛苦,岂不是一举两得!”
“那如来既然慈悲为怀,要普渡众生,为什么他不亲自去说法解道?”
“嗯……佛祖掌管极乐世界,怎能为区区小事惊劳法驾。”
“小事?那如来既然认为众生受苦不过是小事,又何必写这三藏真经?”
“……佛祖只是事多繁忙,西天那么多菩萨、罗汉、金刚、护法,怎么管得过来!”
“西天的菩萨、罗汉、金刚、护法,也起争执吗?也需要如来去普渡他们吗?西天和尘世有什么区别?”
“这……”
“要是如来事多繁忙,那天上神仙菩萨多如星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者不计其数,为什么不差他们去取经?一两日就能取到,岂不是胜过师父十几年?众生岂不是可以少受十几年的苦难?”
“……”
“既然这三藏真经是为了普渡众生,并不是只渡僧人,为什么一定要和尚去取?道士不可以吗?俗家人不行吗?”
“……”
“如果大唐皇帝派军一支,遇山开道,遇水搭桥,到达西天灵山问如来要那三藏真经,你说那如来是给还是不给?”
“……”
“师父你是观世音菩萨指名,大唐皇帝钦点,箭在弦上不得不去。要是无人指使,你还去不去取经?”
“……”
“师父你若不是襁褓漂流,被僧人抚养,若你有父母在堂,兄弟扶持,妻贤子孝,儿孙绕膝,你还做不做和尚?”
“……”
“师父……”
“你这猴头!怎么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求取真经,渡人化厄,乃是我佛门弟子义不容辞的职责,更何况为师是大唐国师!我不去谁去!你若不想去,当初何必跟观世音菩萨说愿意保我西去?”唐僧着恼,站起来上马便行。
那悟空急忙跟上:“嘿嘿,师父莫恼!老孙只不过想问个明白而已,又不是说不想去取经。师父从五行山下把俺解救出来的大恩大德,老孙还没有报呢!再说老孙头上戴了紧箍咒,不去取经行么……”
这罗先听了不觉心中一阵痴迷:“怎么这个猴子的问题,和我心中的问题一般无二?”欲要上前问个究竟,却发现手脚不听使唤,就像被谁用了定身法一样。急喊:“师父!八戒!沙师弟!”却听那三个也叫起来:“悟空!”“猴哥!”“大师兄!”
眼看那四人越走越远,忽然消失不见,四周又恢复到暗黑世界。罗先急得满头大汗,连声高喊:“师父!八戒!沙师弟!”耳边也传来急切的声音:“悟空!”“猴哥!”“大师兄!”
忽然间天旋地转,罗先好似掉进了无底深渊。猛地睁开眼来,一眼看到猪八戒指手划脚在旁边大哭。
正是:亦幻亦真亦是空,都因痴梦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