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贾宝玉告罪,“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元春喜笑,说道:“比以前大有进步,日后定能中进士。”
仅凭这几首诗就能中进士了?
真当进士这般好考?
张氏抬头看向贾宝玉,看他得意嬉笑的脸,心中一番嘲笑。
你在贤德妃面前,居然不知感念黄恩浩荡,也不知说些表忠心的话,还说“好梦昼初长”“谢家幽梦长”“主人应解怜”!
张氏看着贾宝玉,心中对他说:你说真的胸无大志,一心做富贵闲人,还是故意这般作为?
元妃虽然是你长姐,但她更是皇室的代表,一举一动代表着皇室的意图。
即便元妃不对皇上说,其他宫人也会对皇上透露一二,你这般贪图享乐,日后怎么叫皇上信任你?
知道你是这般贪图享乐的人,即便考上了进士,皇上会放心交重任给你吗?
张氏对贾宝玉很失望。
贾政这一支要没落了。
张氏将目光放到小小的贾兰身上,“不知道他会如何。”
杏林遥望臣贾兰谨题
秋麦方登陇,春禾已满畴;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生意浑宜喜,欢声彻九州;
此时忧国病,天下是民谋。
元春看毕,喜之不尽,说:“此子非凡,贤侄日后必有大成。”
元春指“杏林遥望”为众人之首,又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
贾蓉等人看了,都称颂不已。
贾政的幕僚一致称赞贾宝玉写得好,他们对贾兰的诗不敢过多评价。
一来怕惹怒贾蓉,二来他们觉得贾兰太老成了,没有小孩该有的天真童趣。
贾蓉却很喜欢贾兰写的诗句。
贾蓉命人将《归省颂》送进去。
这本该是贾政写的,但贾政不在家,便由他这个地位最高的人来写。
那头元春又命以琼酥金脍等物,赐与宝玉并贾兰。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
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
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
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
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
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
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龄官叩头。
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
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
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贾蔷扭她不过,只得依她作了。
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然后撤筵,将未到之处复又游玩。
不一会儿又有太监来,说:“娘娘,礼物已经准备好了,是否现在赏下?”
元春挥手:“赏。”
元春找了个借口入内殿去休息。
这头贾蓉带人上前,说:“臣有礼物要送给元妃,请代为转告。”
宫娥入内禀告,不一会儿贾蓉被邀请进去。
元春在得到《归省颂》时就得到了暗示,知道贾蓉要私下里见她一面。
她才特意入内殿休息。
“这份礼物十分重要,请娘娘屏退左右。”
元春听话,退下左右宫娥。
不过大门敞开,外头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贾蓉说道;“这份礼物是臣在江南时,偶然所得,今日特意赠送给娘娘。”
贾蓉身边的女子走动,捧着礼物上前给元春查看。
贾蓉低声说:“娘娘进宫多年,始终无所出,此事大为不妥。为了娘娘的地位,为了我族的兴旺,娘娘还需要早日诞下皇子。”
没有生下皇子,这也是元春的心病。
别说皇子了,就是公主也不见生下一个。
哀愁占满了元妃的胸腔,归家省亲的喜悦荡然无存。
贾蓉又说道:“这女子医术了得,王熙凤身上的问题也是她给解决的,不出一个月定然传来好消息。
还请娘娘让她给您把脉。”
元春将信将疑,但为了子嗣,不得不让女子接触自己。
片刻,女子抽手,说道:“娘娘中毒了。”
元春大惊,“怎么会如此?”
女子说道:“慢性毒药,娘娘若是不解毒,寿命不过八年,子嗣更是无缘。”
元春不信,低声质问女子,“太医院请平安脉象都说本宫无碍,你凭什么说本宫……”
“娘娘还是小心身边人为好。”女子托着托盘退后。
原着中元春生病后不久就死了,距离现在七八年正好说得过去。
贾蓉相信医女说的话。
“娘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请娘娘三思。”
医女将礼物放在一旁桌子上,自己回到贾蓉身边。
外头众人谢恩已毕,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贾蓉连忙对元春说道:“朝堂的事,你多劝皇上听太上皇的意见。”
贾妃稳了稳心神,颔首,款步离开。
贾蓉退下。
元春得知要回宫,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
她再四叮咛:“不须挂念,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贾母等已哭的哽噎难言了。
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这里诸人好容易将贾母,王夫人安慰解劝,搀扶出园去了。
贾蓉跟在后头,送元妃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