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

第一六一章 纳小妾

“大人,别看我家商号很大,但上下打点下来,赚的钱也不多。”

“手底下养的人多,这些钱还是四代人共同努力才攒下的家底。”

看常兰的模样,不像是说假话。

贾蓉问他:“你倾囊而出,就不怕赚不回来了,让一家子衰落下去吗?”

“为什么我比其他布行的商家先到京都?不是为了利益,而是家族存亡。

不瞒大人说,益州知府早就盯上我家,不断给我家下套子,先是害死了我爷,再是我爹。

不出三年,我常家就会成为益州知府胡家的附属。”

从上面一番话,贾蓉得出判断。

“你是个女人。”

常兰顿时拉下脸,“大人怎么能这般看我。”

一旁站着的人也否认,“大人说笑了,我家主是男儿身,家里已有一门妻子。”

“这事都要怪家主,家主年轻时貌比潘安,男生女相,即便在外奔波多年,也还是改变不了模样。”

虽然这些人一直在为常兰辩解,但都不足以改变贾蓉的想法。

贾蓉:“胡知府要吞了你家,必然不会让你家后继有人,男丁凋零才让你出来行走江湖。

你是了不得的女人,一人扛起一个家族,也挡住了胡知府的伸手。”

众人还要辩解,常兰拦下了。

她好几个深呼吸,才问:“大人是怎么发现的?”

“刚开始是猜的,但到了后面听了你的阐述,我就认定了。你伪装得很好,但我看了你就觉得别扭。”

“常姑娘经商多年,吃了不少苦头吧。”

常兰经商多年,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也学会了擦眼观色。

她见贾蓉神情自然,并没有因为她是女人而吃惊、震怒。

“大人是少有能揭穿我身份,又神色自然的人,在下佩服。

前不久我正和一伙人谈一批药材的买卖,在喝酒时不小心露出了马脚,他们见我是女人,不仅撕毁了合同,还吞了我的定金。

即便告到官府,县令大人不但没有帮我追回定金,还责备我是女人做男人的事。说在下被骗是活该。”

贾蓉颔首,很多事情不用说他也明白。“你能在险恶的世界中,为家族,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很了不得。”

他受过高等教育,也见过不少女强人,到了这里并不会被这里的封建礼教所影响。

他一直告诫自己:我可以融入这个社会,但我不能失去自我。

贾蓉对她说:“你的身份带给你很多障碍,这个条件里需要加一条,你在京都所有颜料的买卖需要给出八成。”

常兰;“八成,这……太难了,我就算着在京都这里赚回一半的钱。”

她还是没想更长远,见她一路走来艰难,贾蓉决定提点她。

“在颜料上你是赚不到钱的,你能赚的是布匹。

你要用这个颜料的方子,弄出新颜色的布匹来,打上皇室的旗号,卖遍全国、全世界。”

常兰一下子就懂了,她一下子站起来,对贾蓉拱手,“大人要是愿意为在下做成这一桩买卖,在下愿意付出全部身家。”

“叫人准备银子吧。对了,常姑娘愿不愿到我家后院玩一下?”

常兰:这话什么意思?该不会是看上我了吧?我是从还是不从?

常武福:贾大人看上家主了?

常家众人:难道贾大人要家主做妾侍?

贾蓉意识到自己的话被误会了,连忙解释道:“我想请你到我家后院去,给我姑姑们讲一下你的经历,告诉她们女人还有另一个活法。”

常兰这才放下心来,“我这活法很苦,贵府姑娘们还是不要学的好。不过大人既然叫了,我也愿意走一趟。”

“行。你明日早上过去吧。”

贾蓉下午还有干活,和常兰吃一顿饭就离开了。

贾蓉进宫就投入到建设宫殿的忙碌中。

晚上张氏处理常兰送来的礼物,发现了一大沓银票。

“夫君!”张氏大喊。

“怎么了?”

张氏拿起一大沓银票,颤抖地说:“五,五万两银子……”

“多少?”贾蓉忍不住再问一遍。

“五万两!”

“卧槽,他们还真有钱。”

“卧槽,当官的来钱快!”

这一笔大款,让贾蓉忍不住喊了两句卧槽。

上一次得到大款还是在扬州抄家的时候。

“明日常家姑娘进府,你让姑姑们听听她的故事。顺道叫秦氏过来听,让她知道没有男人也能活得下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