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回去叮嘱龚大人小心,他便带衙役回去。
……
贾蓉一早起来,准备上朝去。
出了院门就看到披着斗篷的惜春。
小丫头精神抖擞地站在那,脸上带有几分忐忑。
“你怎么会在这里?”
嬷嬷说:“姑娘一大早就起来了,这是给大爷道歉。”
贾蓉看向惜春,他明白了什么。
“你是为昨天的事道歉?”
惜春点头说道:“是我想错了,宝玉再好也没有你好,今后我都听你的吩咐,你叫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你教我学东西,我也不会怠慢了。让我学的东西通通都要学会,还要学精。
以后,我也不到隔壁去,不跟他们一起玩了。”
惜春回去后想来想去,对比一番,还是蓉哥儿好。
至少蓉哥儿是真心对她的。
秦氏再好,也是外人,只有蓉哥儿是自己人。
昨晚因为宝玉的事没有对哥儿行礼就离开,这是很没礼貌的行为,以后再也不会了。
贾蓉会心一笑,抚摸她的头,笑道:“玩是要玩的,只是次数不要那么多,还是以学习为主。”
“嗯。”
“乖乖的在家里,帮着张氏把家里管好。”
“好。”惜春开心地笑了。
她心想:蓉哥儿没有骂我呢。
赶着上朝就没和惜春多说什么。
到了翰林院,听说他的那位搭档请假了。
贾蓉明知故问:“他怎么请假了?是不是生病了?”
众人摇头不知。
正好皇上今天上课,大家都准备着,跟随皇上一起听课,也准备着给皇上答疑解惑。
今天太师给皇上讲的是劳民伤财。
京都在北方,北方少有参天大树,想要做宫殿,那顶梁柱、大梁得要从南方,甚至是川蜀运过来。
“一棵神木从山林里运出来,耗费好几个月。
从深山老林里,运出大江,再沿着运河北上,长江中要纤夫上千人在河岸两头拉。
一棵树从深山老林到京都,至少要耗费三千两银子,这笔银子用来做其他的,用在国计民生上,必然大有收益。”
太师拿出其他的数据,摆明证据,说给皇上听。
贾蓉觉得祖岳父这样做不合适,有点惹人生气。
给太上皇做宫殿,这是必然的事情。
就算皇上想改变,其他大臣也不会同意,太上皇更不会同意。
这不是给皇上添堵吗?
贾蓉:还是让我来拯救你吧,祖岳父。
贾蓉小声说道:“小臣有话要说。”
坐而论道的两人看见贾蓉。
因为亲戚关系,太师不好出声说话。
皇上命贾蓉说话。
“可以用蒸汽船来替代纤夫的劳动,蒸汽船力气大,不仅能运货,还能拉木筏?
蒸汽船走一趟能够代替上千名纤夫。
这些纤夫都是官府征集来的劳役,既没有钱给他们,也不会分发粮食。
如果蒸汽船替代了这些纤夫,百姓便能够从事耕种,粮食增加,百姓安居乐业,至此天下太平。”
贾蓉诉说的远景,让皇上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