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开杀戒】

将夜世界。

考试第一天结束。

楚天佑的举动,再次引来不少人的关注。

可是,他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此刻,他已经非常确定,夫子定然在看着自己。

看来,他还得在书院放把足够大的火,才能将这个老头儿引出来。

另外一边,对于此刻的事情,华山岳觉得燕国太子崇明的出现很蹊跷,怀疑刺客要杀的人是唐王,而且此事和崇明脱不了干系。

于是打算派人查探。

可是,此时的燕国太子崇明,却已经打算先杀了楚天佑。

因为这个人一再搅局,让他的计划无法顺利实施。

计划就定于今夜行动。

书院后山,考试才进行到一半,夫子却打算离开了。

暂时离开书院,去外面晃一晃。

这次他的目的地是荒原,去看看真正的永夜。

准确来说,是去看看,永夜已经移动到了什么位置。

得知夫子想去荒原,陈皮皮特意做了甜点和西瓜汁,苦苦恳求,想一起前往,被夫子婉言谢绝,让他继续留在书院。

陈皮皮最后探了一句,这次谁能考入书院。

夫子却没有回答,只是抚摸着自己的白色胡子,奇怪地说了一句,“一个怪人。”

燕国太子的地下刺客组织,名为复国会,只是,如今因为楚天佑的缘故,这个组织彻底暴露于众人眼前。

朝廷当即下令封锁所有街道,搜捕复国会余党。

崇明刺杀唐王的计划失败,可他不甘心,号召复国会成员励精图治,早日恢复燕国的强大。

不过,在那之前,需要先解决了楚天佑再说。

当夜,不少黑衣人闯入楚天佑的院子,意图刺杀。

只可惜,这些人碰上了神符师颜瑟,最终全军覆没。

颜瑟本打算将这些人交由朝廷发落,于是便没有下杀手。

谁知,却被楚天佑以空间之力,全都杀了。

并且当晚,楚天佑孤身一人闯入复国会在唐国的都城总部,杀了个血流成河。

无一活口。

尸体也无一俱全。

包括那位燕国太子崇明。

楚天佑并未因为他的身份,而留下任何情面。

空间之力下,整个人几乎变成肉饼。

翌日,此地被人发现。

唐国上下,文武百官顿时震动。

待崇明尸体被抬到大殿伤的时候,就是李渔和唐王,以及所有官员,都早已看不出半点崇明的昔日面容。

若非他的衣服还在,只怕连尸体都无法分辨。

复国会被楚天佑一人连锅端,就是燕国太子也给宰了,知命一下第一人的王景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忽然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心中暗暗决定,待自己伤势痊愈,便投身军队,守护大唐,不再参与朝堂纷争。

此刻,王景略才明白,楚天佑没杀他,只是看重那一身本事,可保家卫国,为唐国出一份力,而不是在这京都之中勾心斗角。

不久,隆庆从极北荒原顺利返回,特意给陆晨伽带了一朵冰封雪莲。

看着他手中的花,陆晨伽很心疼,因为要想保存这朵雪莲不化,需要耗费隆庆许多的念力,可隆庆是心甘情愿的,冰封雪莲瞬间融化。

陆晨伽给隆庆倒了一杯花茶。

同时,将崇明在唐国都城被杀的消息告诉了他。

得知哥哥已死,隆庆只是牙齿轻轻颤抖几下,便再无异样,只是心里却记住了一个名字:

楚天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