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二十九章 朝堂封赏

“董卓率大军来此撞见我等,若不将主功分与他,我怕他狗急跳墙啊!”

“那明日朝会论功之际该如何是好?”

“这……”

“卢尚书尚在洛阳,且先召他入宫商议。”

“可现在宦官皆亡,如何召他入宫啊?”

一时之间,何太后竟怀念起张让在时的景象,至少那时还有人可用。

无人可用,三人只得自己关起门来商议。但过了没多久,就有一位面善之人来访……

翌日朝会之际,尚在洛阳的诸多公卿纷纷上殿。

唐正见原本人才济济的洛阳朝廷现在竟然只有寥寥近百人于此,一时之间心中颇为感慨。

经硕果仅存的几位宦官的开场白之后,有侍者宣诏:“今朝廷新定,百废待兴。又幸得卢植、闵贡、郑泰、董卓等人救驾有功,且忠直有才。今特封闵贡为郎中,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金印紫绶!”

“谢陛下恩典。”

闵贡得此恩典却未见有丝毫欣喜,现在十常侍除而董卓入京。他们都知道,现在的平静只是在酝酿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对于能与卢植一同辞官的闵贡而言,这些名利却是算不得什么了。

宦者接着念道:“拜郑泰为议郎,顾问朝事!

“拜袁绍为大司农领中军校尉!”

大司农?九卿之大司农?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的大司农?这位置的油水可是很足啊!但只怕袁绍不会满意。不过,领中军校尉……

唐正听得大司农的的名号,便转头去看袁绍,袁绍果然皱着眉头,不满之意显露无疑。几次想出列说话都犹豫不决,只得领受了大司农的位置。

“拜袁术为廷尉。”

唐正看向袁术,此人他倒是没怎么打过交道。主要是袁术在听得唐正的出身之后便一直表现出一种贱人勿近的感觉,所以唐正也懒得去贴他的冷屁股。

一门两九卿?

哦不!加上作为太傅的袁隗,这袁氏可是强盛得很呐!

“拜董卓为太常。”

太常?九卿之首,位高而权轻,董卓定不满足!

果不其然,当唐正心中浮现这句话时,董卓目光一凝,出列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奏。”

刘辩被杀气腾腾的董卓一吓,顿时心中慌乱,手足无措:你昨日进宫,不是你说的太常吗?名单你也看了,也没有反对啊!可你现在怎么变卦了?

还是卢植出面,沉声道:“太常卿何必心急?且待诏书念完罢?”

“此事事态紧急,牵涉天下万民,恕臣无礼了!”不待卢植或刘辩回应,董卓继续道,“今天下久雨,大河泛洪,百姓农田被淹,以致于颗粒无收、生灵涂炭!臣一路走来洛阳,见百姓生活困苦,臣心甚痛之!”

来了!董卓要借此弹劾朝臣以彰显威仪,不过……是谁?

唐正等人顿时明了董卓之用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